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画网
平城时期北魏书法艺术发展
清代乾隆、嘉庆以后,由于金石学的发达,学者们发现了流行于北魏的书法与南朝士族书法的巨大差别,因此北魏书法开始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当时人们注意的重心主要在北魏后期书法,即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的北魏书法,对于北魏建都平城时期的书法关注较少。北魏平城时期上起4世纪90年代末,下至5世纪的90年代,时间跨度约达百年。这个时期的北魏书法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大代华岳庙碑》、《嵩高灵庙碑》、《嘎仙洞祝文刻石》、《皇帝东巡之碑》、《皇帝南巡之颂》、《鲍燕造石浮图记》、《刘贤墓志》、《司马金龙墓铭》、《申洪之墓》、《鱼玄明墓志》、《王伯安造像记》等。
平城时期的篆书主要用于朝廷殿台楼阁门榜的书写和墓志题额,如《皇帝东巡之碑》额、《平果侯韩弩真妻碑》额、《滋高灵庙碑》额和《皇帝南巡之颂》额等,都非常富于装饰性,点画都经过刻意的修饰,变得或尖或圆,虽然厚重却没有艺术趣味。
平城时期的楷书主要用于一些碑刻墓志,刻写比较正规,品貌多样。从体势上看,这些作品虽然在点画的书写上运用了从魏、晋传承而来的隶书笔法,实际的效果却带有更多的楷书意味。其风格或森严或开阔,或方厚平直,或点画浑朴,各有特色。如太武帝拓跋焘时代的《皇帝东巡之碑》以及文成帝时代的《皇帝南巡之颂》,因为是庙堂重刻,所以刻意强调其点画的凝重森严,将起笔和收笔刻意夸张,锐头尖尾,粗犷野蛮。结体则以散侧为主。其它作品也大多带有这样的点画特征,说明这一时期的北魏正书正处于从隶书向今楷的过渡时期,将他们中的一部分视为隶书并不合适。有些作品是明显的隶书,如《刘贤墓志》,但其点画经过刻意的修饰。过分强调其隶书的点画特征,说明当时的人十分清楚隶书和楷书的区别。只是处于过渡时期,真正的楷书还没有完全出现。
《嵩高灵庙碑》全称《中岳禽高灵庙碑》,太和二年(456)著名道士寇谦之立,碑在河南登封青山脚下。其书体脱胎于魏、晋隶书,又带有明显的楷书特征,结体自由而无拘束。浑融方峻,真率古拙,气韵恣肆而粗犷。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揖》中极力推重,认为《A高灵庙碑》的楷法是“正书之极则,得其指甲,可无唐、宋矣!”这种评价不免有失夸张。所以杨守敬在《平碑记》中说“近来金史学家多以为佳,以余观之,俭陋最甚,不足贵也。“《大代华岳庙碑》也是寇谦之所立,书法风格也比较接近,只是字体较小。
《鲍燕造石浮图记》也称《永昌王常侍定州常山鲍燕为亡父母造石浮图记》,太平真君二年(442)正月刻石。书法草率,介于隶、楷之间,结字随意而古朴。
《鱼玄明墓志》皇兴二年(467)十一月刻石。出土地不详,曾归著名金石家陈介祺。楷书,稍带隶意,而点画劲爽,结字端方,颇有奇趣.
《申洪之墓志》延兴二年(472)刻石。出土于大同桑干河南岸。楷书,点画稚拙,厚重质朴。
《嘎仙洞祝文刻石))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内容为告祭北魏先祖的祝文,原本属于庙堂之刻,但因离平城大远,条件有限,刻写反而荒疏。唯气势雄浑,足以动人心魄。
平城时期真正接近于今楷的作品是《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题记》,书写千太和八年(484).无论结体还是点画的提按转折、起笔收笔、藏锋出锋,都体现出典型的楷书特征。书写者用笔灵动,点画清劲,端庄俊秀,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果考虑到同时期江南地区流行的士族书法之中的楷书作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当时的中国北方,楷书的发展水平原本不在南方之下,只是这种典雅潇洒的楷书在后来的北魏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大行其道的是张扬跋鹿、猛厉粗犷一路的楷书作品。这大概和当时北方以鲜卑人占优势的民风有关。
平城时期另一件典型的楷书作品是《晖福寺碑》,笔画方整丰厚,结体茂密而正方,点画向背俯仰活泼多姿,康有为称其为“丰厚茂密之宗”,有一定的见地。(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揖》)
范曾书法
上一篇: 唐太宗称王羲之书为“尽善尽奖”
下一篇: 西晋书家对字势的研究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