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画网
提按顿挫始现身—春秋战国后期书法
春秋战国之后,墨迹遗存也逐渐多了起来,主要在三类载体上:玉或石片、丝织物和竹、木简。
帛书是古代写在丝织品上的文字。帛分生熟,有时还用縑,即双丝制成的细绢,故帛书称绢素书。笔墨在帛上的表现力较好,行笔之迹清晰可见。《楚帛书》(彩图3), 1949年以前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呈方形,宽度略大于高度,出土时呈深褐色。幅面上有三部分文字,按旋转方式排列,附有神怪图形。全幅共计900字以上。其笔画比较流畅,略呈弧形,结构采川圆势,富有弹性。笔锋的起止变化不大,不矜持不造作,字多扁形,体势己逐渐向隶书过渡。这应是战国时期楚地流行的写法,与中原地区金文的端庄凝重不同,应视为是所谓民间的“俗书”。
上一篇: 远古刻画符号与汉字的产生
下一篇: 商代宗教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