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画网

郑簠隶书 轻灵飞动—清代隶书复兴的先驱
    清代(1644一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尽管在这个王朝的中期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可是那短暂的光景简直就是封建社会历两千余年后的回光返照。遥想大唐盛世的灿烂辉煌,清代的政治、经济自是无法与之相比。可是在文艺上,清代自有其迷人之处。清代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又一个中兴期,上与魏晋大唐时代相呼应,下启近现代书法之先河,尤其是篆隶书体的创作与发展,更是辉煌灿烂。



    【清】郑簠隶书《贺铸诗轴》:    郑簠与其他书家不同的是:他既不是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达官贵人.也不是文化史上光辉照人的文坛巨匠,更不是专业书画家。他以行医为生,只是爱好隶书,又兼善治印。这一爱好却十分了得,无意之间.他竟然成了清代隶书麦兴的开山始祖。

    清代书法的创作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帖学期和碑学期。嘉庆以前的书法,主要是帖学风尚影响下对米南宫、董玄宰、赵子昂等书家墨迹的崇拜和临习。此乃投合皇帝之好,以求进身做官而已。而另一大批为艺术而献身的艺术家,不从时尚,追求个性,在考据学的影响下,对先秦篆书、汉代隶书进行再认识、再融合与再升华。前者就是帖学的延续,而后者则是碑学的先导。直至清嘉庆之后,帖学由盛转衰,碑学逐渐兴起,名家辈出,形成了碑学的中兴之势。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清代前期引领时代潮流者,有傅山、八大,还有郑簠、王澍、金农、沈荃等人。尤其是郑簠,其隶书极具特色,横画的波挑很显眼,秀丽多姿。清人对隶书的创新、探索和发展,实自郑簠发其端。清人梁巘《论书帖》称:“郑簠八分书学汉人,间参草法,为一时名手。”马宗霍《霎岳楼笔谈》称:“谷口分隶,在当时殊有重名,以汉石律之,知其未人古也;然较唐分则稍纵,故不伤雅。”钱泳《履园丛话》称:“谷口始学汉碑,再从朱竹妮(彝尊)辈讨论之,而汉隶之学复兴。”郑I是清代前期一批意图用古篆隶书的风格来扭转台阁体弱柔妩媚书风缺陷的代表性书家之一。正如其夫子自道:“深悔从前不求原本,乃学汉碑,始知朴而自古,拙而自奇,沈酣其中者三十余年。”    清代隶书的创作是继汉代隶书之后的又一高峰,名家辈出,各领风骚。‘而汉末至清初的千余年间,隶书几乎没有可称道者。那么,清代隶书创作复兴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般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宋代兴起并绵延至清乾嘉年间的金石学,为清代书家提供了数量众多的学习范本,二是明末清初的一大批书家像宋迁、郑簠等人,在隶书的倡导和创作方面的积极探索和他们本身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郑簠(1622一1693年),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南京)人。他是实际意义上的清代隶书的开创者,是清代隶书复兴的开山祖师,或者说是清代隶书复兴的引路人。他的学书经历,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宋迁(字比玉)的重要意义。郑簠“初从时人宋比玉,见奇而悦之,学二十年,日就支离,去古渐远,深悔从前不求原本,乃学汉碑,始知朴而自古,拙而自奇,沉酣其中者三十余年,溯流穷源,久而久之,自得真古拙、趋奇怪之妙”。(《隶法琐言>)    郑簠师从宋汪到学汉碑的转变,印证了书学“隶法宗汉”及“师心不师迹”原则的正确性。郑2以行医为业,终生不仕;少时便立志习隶习篆,学汉碑达三十余年之久。为访河北、山东等地的著名汉碑,几乎倾尽家资。清方朔《曹全碑》跋有云:“国初郑谷口山人专精此体,足以名家,当其移步换形,觉古趣可抱。至于联扁大书,则又笔墨俱化为烟云矣。”他倡学汉碑,对后来汉碑之学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他自称:“作字最不可轻易,笔管到手,如控于钧弩,少驰则败矣。”郑簠隶书飘逸虚灵,活泼洒脱。他以行草笔意来写隶书,而笔画的起、收、转折处有流走飞舞之势,尤显跌宕;其横划皆作蚕头雁尾之状,劲健风流;章法疏朗,使原本沉着雄强的隶书透出飞舞动荡之态,接近草书笔意,时人谓之“草隶”。包世臣《艺舟双辑》将其隶书列为“逸品上”。其书风曾风靡一时,后人称之为清代隶书第一人。




上一篇阮元以流派的观点论南北书派的形成发展

下一篇与阮元美学思想相反的钱泳“书分南北”观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