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画网

崔缓与汉代章草流派

    崔缓(78-143)字子玉,琢郡安平(今河北深县)人。其父崔胭,《后汉书》有传,博学有伟才,与班固、傅毅齐名。崔援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后汉书》记载,崔缓18岁游学京师,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与马融、张衡相友善.汉安帝初年(107)之后官至济北相。
    崔缓工书,善篆隶,尤精章草,曾有《张平子碑》传世。元代吾衍《学古篇·合用文籍品目》云:“崔缓《张平子碑》,字多用隶法,不合《说文》,却可人印。篆全是汉。”因知今已不传的《张平子碑》元初尚可见到,从吾衍的描述看,应是类似汉金文的汉篆。
    崔缓的章草名重当时。韦诞评曰:“崔氏法之(杜度),书体甚浓,结字工巧,时有不及”。卫恒评其章草“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按年龄推算杜度在世时崔尚在童年,所以崔暖学杜操当时是私淑,并非为弟子。但他的章草显然在风格上是秉承杜操的,所谓“书体甚浓”“甚得笔势”,即是得之于杜操者。与杜比较,在结字上,崔缓的章草向精巧方向发展,所以张怀灌评为:“师于杜操,媚趣过之,点画精微,神变无碍,利金百炼,美玉天姿,可谓冰寒于水也。”。其实这种朝精美方向的转变,正是当时书法艺术发展的趋势。此外,韦诞曾将他与张芝比较,说:“崔氏之肉,张氏之骨。”。可见崔缓已改变了杜操瘦硬的风格,形成自己丰润而多肉的艺术风格。
    崔缓的章草,今已不传。《淳化阁帖》收有他的《贤女帖》,然非章草,后世断为伪作。在汉时他与杜操并称为“崔杜”,被誉为“草贤’,张怀灌《书断》列其章草为神品第一,评价甚高。他的章草以后又影响了张芝时代的许多书家。其子崔寝“雅有父风”,在汉末亦是有名的书家。
    崔缓有《草书势》传世,为现今可见的最早的书论文字,这说明他不仅是一位书法艺术的实践者.而且也是早期书论的创作者。《草书势》认为书法应“观其法象,俯仰有仪”,并指出草书的审美特征是“放逸生奇”“志在飞移”。他以辩证的艺术观阐述了“势”的意义,所谓“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将奔未驰”。这些观点,对后世书法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杜操到崔缓,风格的承递、流派的延续已成气候,并为桓灵时代铺垫了坚实的基础。张芝继杜、崔之后,更使草书流派风气大开,受张芝草书影响者,不仅有其亲属,而且遍及各地,使桓灵时代真正成为草书流派的天下。

 

书法

书法讲座



 




上一篇汉代瓦当继承秦代瓦当艺术

下一篇内容表现丰富的汉砖铭文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