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画网
汉代时期 居延汉简
居延即今额济纳河流域,20世纪30年代时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划归甘肃省,80年代后复归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居延汉简的发掘,首次在1930年一1931年间,由西北科学考察团在额济纳河两岸的大湾、地湾、破城子等地获得,计一万徐枚。考古界称这次发现为居延旧简,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这批汉简曾分别编成《居延汉简》(台湾版)和((居延汉简甲编》《居延汉简乙编》(文物出版社版)公之于世。第二次发掘,则是在1972年、1973年与1976年,由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在破城子、肩水金关、甲渠塞第四9等地获得,计二万徐枚。考古界称此为居延新简,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居延汉简》是目前出土汉简数量最大、文字容量最为丰富的一批。简犊文字内容包括文书、簿册、信札、经籍和杂类五个部分。绝大部分为木简,竹简数量极少。木简的材料多为就地可取的松木、胡杨、红柳等。简犊的形式包括:简册、函签、封检、犊、舰、符等。由于纪年从西汉中期的武帝天汉二年(前99)至东汉初期的安帝永初五年(111),故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字演变史和书法提供了充足的资料.
上一篇: 汉代书法美学思想与其文化背景
下一篇: 东汉朝野的好书之风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