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画网
西晋大书家王羲之的生平和思想
王羲之(303-361),生于西晋太安三年,卒于东晋升平五年(按:王羲之生卒年月有多说,另有307-365年说、321-379年说等,以为皆不可信,故从303-361年说),享年59岁。字逸少,琅哪(今山东临沂)人,出生于王氏望族。父王旷,字世宏,西晋末年任丹阳太守,熟悉江南情况,永嘉之乱后,他是晋室南渡的首倡者。伯父王导(276-339),字茂弘,与王敦同事晋元帝司马睿。王旷的南渡之议就是通过王导进谏司马睿而予以实施的。南渡后为相。东晋于建康(今南京)立国,兄弟二人都有大功。南渡后王旷出任扬州北境的淮南郡太守。309年,王旷援并州上党,兵败后下落不明,此时的王羲之尚在幼年。
王羲之叔父王度(276-322),字世将。为晋元帝之姨弟。元帝即位时,任以辅国将军加散骑常侍,继由征虏将军晋升为左卫将军。《晋书·王廙传》称其:“工书画,善音乐、射御、博弈、杂技。”多才多艺,文化修养很高。王旷失踪后,王羲之幼年至青年时代。实受王A熏染最深。作为皇亲国戚的王廙,在当时地位优越而特殊,在王羲之成长中他的帮助作用是显见的。
东晋是一个南北士族结合的政权,君权较为屏弱。王氏家族不仅与司马睿有亲姻关系,也是支撑东晋政权的最重要的士族,所以东晋初期,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对于王氏家族的政治势力,君主最终采取了让步政策。王羲之生活于这样的士族家庭中,一生自然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少年的王羲之呐于言,并米显露出过人之处。他开窍甚迟,13岁时拜渴名士周觊,“凯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灸,坐客未吠,觊先割吠羲之,于是始知名。”青年时代他的性格成长为“辨赡,以骨鲤称”。尤以书法超群拔俗。时人好以书法品第人物高下,因而甚得在朝高位的从伯王敦、王导器重。
王羲之于23岁时开始出仕.起家为秘书郎。在此之前,经历了王氏家族的重大变故。王敦因拥兵骄悠,晋元帝甚感威胁,很想革除王敦势力,王敦则以清君侧的借口,于322年,从武昌大兵逼京。此时王皮支持王敦,而王导因朝中有尽诛王氏之议.惶惶不可终日,每在诣台等待治罪。在这场政治势力的较量中,工澳于322年病逝,王敦干324年第二次举兵反晋时.中途愤惋而故,名士周觊为王敦所杀,王导则因晋元帝的让步,而免于厄运,虽仍位居宰辅,但“王与.马,共天下’的时代终成过去,琅哪王氏的势力大大削弱。
王氏家门的政治变故与政治势力的衰退,对青年时代的王羲之影响甚深。此后,王羲之审时度势,始终不愿在王导手下任命,并欲避开京城建康。
永昌元年(322),太尉鄙鉴派人到王导家挑择女婿,希望通过联姻取得政治上的结盟。当时王羲之“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a家门生回察后,都鉴大喜,云:“正此佳婿耶!”遂将女都瘩许配与羲之。此则佳话,被看作东晋风流之典型,也可证王羲之为人旷达、不羁礼俗之品格。
书法
西晋大书家王羲之的生平和思想(2)
婚后不久,王羲之出任江州治下的临川太守。咸和九年(334),征西将军庾亮驻镇武昌,领江州、像州、荆州刺史,王羲之应庚亮之召赴武昌,任参军.累迁长史。在武昌与同僚殷浩、孙绰过从甚密。殷浩为清谈名士,孙绰则为文学名士,他们时常吟咏雅集,庚亮亦时有参加。340年庚亮去世。卒前荐王羲之于朝廷,称:“羲之清贵有鉴裁。”可见庚亮之器重。此后王羲之晋升为江州刺史.军号宁远将军。但是他在江州仅任职一年多便谢职。因母丁忧他仍居江州,赋闲数年间,得以有机会深研书法,康帝建元年间(343-344)羲之书名大盛,朝野竞相效之。从资料分析,这时的王羲之经过一段集中时间的努力,已于行草形成自己的典型风格,而不仅仅醉心于章草旧体了。此时连书法世家庚氏弟子也竞相效仿他的新妍书风,遂有庚翼“贱家鸡而爱野鹜”之惊叹。
在好友殷浩的邀请下,约在346年至350年,王羲之接受了在建康的护军将军之职。此时东晋王朝已是司马星为宰辅的时代,殷浩得重用,任扬州刺史,并参议朝政。时殷浩和桓温并重,而他们的势力抗衡,又是皇权得以稳定的重要支柱。原本就不愿人京做官的王羲之,似乎很不愿意因介入殷浩派系而介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因而多次请求外任,但均未获准。直到永和七年(351)王羲之才得以实现离开政治中心建康之愿,出任仍属中央势力范围,并同为扬州治下的会稽内史,军位右军将军。由于这是他一生所任最后的官职,故后世称其为王右军、王会稽。会稽任上,王羲之引纳老友孙绰,又结交许多名士,如高僧支遁、道士许询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修楔日,他“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参加雅集的人,包括谢安、a昙、孙绰、孙统、李充(卫夫人之子)、许询、支遁、徐丰之等名士,以及他的儿子王凝之、徽之、献之等。流筋曲水,即兴赋诗,王羲之乘酒兴为雅集的诗作写下《兰亭集序》,成为千古绝唱的天下第一行书。
在会稽任土,桓温与殷浩争夺北伐的领导权,以显示各自的实力。在北伐问题上,王羲之应是有“志图复兴”之心的,在过去庚亮兄弟筹措北伐时,他不仅表示支持,且上书进言认为“想克定有期也”。而此时的王羲之则多次写信给殷浩,劝其不要北伐,因他深知尚清谈的殷浩并不善治军,此时的东晋也无力北伐。但殷浩出于政治需要,在司马显的支持下,依然执意北进,终以失败告终,被废为庶民。在北伐的态度上足能说明庚亮对王羲之“清贵有鉴裁”的评价和其骨鲤的品质。他的务实作风还表现在其政绩中,如改革嘈运减轻会稽的地方负担,所谓“除其烦苛,省其赋役”,并在郡内颁令禁酒,节省米粮,使人民在苛政的情况下得以苏息。当时东土饥荒,他亦曾巡各地,开仓放粮。此外他还减轻劳役和刑名,以期达到“刑名虽轻,惩肃实重”的目的。他忧国爱民,务实理政,使会稽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称得上是清廉而为民爱戴的好官。
会稽任上五年后,于永和十一年(355),王羲之辞去职务,其中原因主要是这时王述出任扬州刺史,成为他的上级。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羲之因“耻为之下”,故称病辞职。当年三月王羲之择吉日在父母墓前设筵告誓先灵,表现出归隐的思想。其后他定居会稽山阴,以实现他“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的夙愿。升平五年(361),王羲之病故。卒后,朝廷赐金紫光禄大夫,加常侍。据隋大业七年(611)吴兴永欣寺尚皋和尚所作《瀑布山展墓记》曰:“尝闻先师智永和尚云:晋王右军乃吾七世祖也,宅在刻之金庭,而卒葬于其地……”.刻即浙江刻县,今谓嵊县。剡与会稽比邻,从现存的王羲之家谱及《嵘县志》载,王羲之去官后,终隐于金庭,亦葬干金庭。
考察王羲之的思想,必不能离开其所处时代与其全部历史活动。他出身名门士族,但曾自言“吾素自无廊庙志”,似无意人仕。后来他做了官,被赞为“清贵有鉴裁”,但又处处避免卷人政治斗争的漩涡。虽务实有政绩,然终归隐山林。所以王羲之的思想中既有人世务实的儒家人生哲学,又有道家崇尚自然的出世人生哲学,看似矛盾,而正是东晋时代儒道融合思想在其人生选择上的表现。作为门阀士族的王氏与东晋王朝身系存亡,尽管东晋时代玄学盛行,但统治阶级总是离不开作为根本的儒家思想。王羲之出身于这样的士族.接受儒家思想亦是必然的,在他一生中不乏为国效力的思想,如说:“宣国家威德,固当不同于凡使。”。他还曾劝诫尚清谈的谢安说:“虚淡废务,浮文妨要,非当今所宜。”明确表白自己不主张以浮虚的清谈来治国的忧国之心,表现了积极出世的政治家的高远眼界。在北伐问题上,在会稽的革弊政策上,都反映了他洞达事理、胸怀大局的治国思想。
西晋大书家王羲之的生平和思想(3)
王羲之一生所交名士多为当时尚清谈者,说他不染清谈玄学之风则是不可能的。东晋的士族原本就没有一个绝对正统的儒家信奉者,即连其从伯王导在朝也以清谈受人尊重。其书帖中就存有“助明清谈”“足下清谈,想必有理耳”等句。尤其是他本人也以擅长玄言和人物品藻名世,时称其“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王羲之本人为五斗米道教徒,《晋书·王羲之传》说:“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考王氏一门,羲之之前无信奉五斗米道之记录,而其后在南朝则世代相沿,因此王氏信奉道教正始于羲之。王羲之何时成为五斗米道教徒,不得而知,可以深考,但他自晚年写誓墓文,去官隐居,当是其一生思想的重大转折点。摆脱了仕途的纷扰,他开始完全面向大自然。“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日:我卒当以乐死。”。’可见他晚年的思想正是来源于道教所信奉的黄老之说,回避世事,超脱绝俗,修身养心,服石养身,颐养天年。重要的是在会稽任上与去官归隐这段时期,是王羲之书法创作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的墨迹也多有道家色彩。如所书道家经典《黄庭经》,又有《道德经》与一道士换鹅的传说,传至今日的著名遗作《十七帖》中,有《服食帖》《药草帖》皆其晚年服石采药之写照。因此,虽然其一生的书法创作都与时代崇尚清谈玄学的审美意识相关,表现出风神潇散,不滞于物的风格特征,但其晚年之书作更受到了黄老思想之影响,更具飘逸优游、超脱宁静的道家色彩。
上一篇: 魏晋时代的经籍抄本与其他遗存墨迹
下一篇: 魏晋玄学、道教、佛教对书法的影响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