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画网
王羲之与王献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晋代琅邪(今山东临沂)人。父王旷,字世宏,西晋末年曾任丹阳太守、淮南太守等。晋末大乱,中原鼎沸,王旷第一个建议晋元帝司马睿到江南地区建立根基并得到采纳。随后,司马睿在王导、王敦等人的辅佐之下逐渐在江东地区站稳了脚跟。在东晋初期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琅邪王氏的代表人物王导、王敦等和司马睿同心协力,使东晋政权得以延续,琅邪王氏子弟也遍布朝廷内外,史称“王与马,共天下。”东晋中期以后,琅邪王氏的政治势力虽然远不如前,却仍然在东晋南朝的数百年中被视为江南士族的第一高门。
王旷去世较早,王狡之在母亲和长兄王籍之的抚育之下长大成人。步入仕途之后,王羲之先为秘书郎,临川太守。公元334年,东晋重臣陶侃去世,外戚庾亮接替陶侃,任平西将军、假节,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镇守武昌,征王羲之入其幕府为参军。公元340年,王导、都鉴、庾亮等相继去世,王羲之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不久卸任。朝廷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应召。公元351年,王羲之出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公元355年,因长期病痛的折磨,加上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王羲之辞去官取,隐居于山阴(今浙江绍兴),不再出仕,直到去世。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成长过程.王羲之早年曾师法卫夫人卫拣,后来又向其叔叔王扁学习,前代的张芝和锺繇也是他努力学习的对象。王羲之曾经说自己的书法和锺繇相比应当抗行,和张芝相比犹当雁行,还说自己如果像张芝那样努力练习,使池水尽墨,恐怕不会比他们差。但王羲之早年时期在书法上并没有过人之处,中年时期与庾翼、都惜等齐名,直到晚年退居山阴之后,才超越众人,冠绝古今。王羲之中年以前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的尚有《豹奴帖》、《姨母帖》等,风格古朴,章草意味较浓,保留了较多的西晋书法风格。书于晋穆帝永和五年左右的《孔侍中帖》已经是隶法渐退,楷法占优,醇厚博雅。而书干永和九年的《兰事集序》已经达到的登峰造极的地步。晚年所书的草书《十七帖》更成为中国书法史上草书艺术的典范作品。
西汉和东汉时期的章草书法,由于是从隶书演化而来,仍然保留了较多的隶书痕迹。虽然笔画之间有钩环连接,但字字独立,不相连贯,八分书的点画特征可有可无。许多汉、魏时期的章草书法名家的作品都保持着字字独立的习惯。如皇象的《急就章》和传为索靖书写的《月仪帖》等。魏、晋以后,章草书法向两个方向演化:或向今草过渡,或更加富于装饰性,更加强调波磔之势而富于浓重的八分气息。《急就章》和《月仪帖》都属干后者。魏、晋以后,由于人们看不到汉代章草的真面目,魏、晋人的章草就成为主要的学习对象。南北朝时期,章草尚在社会流行,但主要作为古来相传的一种书体,并没有多少实用价值,《急就章》就曾被人们广泛临幕。唐代的情况基本类似,而愈加衰微。宋、元两代学习章草书法者更加寥寥,只有北宋学者黄伯思和元代的赵孟頫偶有所作。明代书家宋克曾下大力气研习章草,成为一代章草名家,清代则几乎无人问津。直到民国时期,才出现了几位专攻章草书法的名家。
传说今草书法的创始人是东汉末年的张芝,但张芝的书法已经失传。历代丛帖中所刊刻的张芝书法作品都不可靠。到东晋时期,今草开始占据主要地位。而真正使今草彻底取代章草的书法家是王羲之。
王羲之与王献之
王羲之与王献之(2)
王羲之早年对章草也下过苦功,并有《豹奴帖》等章草作品传世。到晚年,王羲之的草书艺术已经登峰造极,其代表作品《十七帖》是今草最早、也最精美的代表作品。从书写形式看,《十七帖》虽然气韵连贯,一气呵成,但基本上字字独立,仍然沿袭了传统章草的格式。点画则基本脱去了隶书或八分书的特征,劲健雄浑,意气豪宕,十分动人。
由于备受后人珍爱,王羲之的许多书法作品得以保存至今,最有代表性的有《姨母帖》、《初月帖》、《快雪时晴帖》、《行禳帖》、《兰亭序》、《远宦帖》、《丧乱帖》、《孔侍中帖》、《七月帖》、《十七帖》等。传为王羲之所书的楷书作品则有《黄庭经》、《乐毅论》和《东方朔画赞》等。书写时间前后不一,风格各异,或古朴跌宕,或潇洒流畅,或奔放悠肆,显示出艺术家成长演进、面目日新的发展轨迹。
《姨母帖》行书,纸本,共42字。唐幕本.原迹现存辽宁博物院,为王羲之早年作品。帖中的“姨母”据王玉池先生考证,为著名的卫夫人卫铄。风格古朴,与楼兰出土文书中的许多书迹非常接近,说明王羲之早年的书法尚未摆脱西晋书风的影响。
((快曾时晴帖))行书,共4行28字。唐幕本。经历代收藏家珍藏,曾入清廷内府,乾隆皇帝在书迹之前题有“天下无双,古今鲜对”4字,并跋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8字,非常珍爱。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为王羲之晚年隐居山阴所作。点画圆劲,气韵醇和,为王羲之比较成熟的行书作品。
《初月帖》草书,纸本,共8行62字。唐幕本。原迹现藏辽宁博物院。为王羲之晚年定居山阴时期的作品。风格介于章草和今草之间,古朴跌宕,点画遒劲,气韵沉雄而含蓄,别具一格。
《寒切帖》又名《谢司马帖》、《廿七日帖》等,共5行50字。唐幕本。王羲之晚年作品,约书于去世之前的升平五年(360)。原迹现存天津艺术博物馆。该帖为I羲之晚年成熟时期的草书作品,点画遒劲栖落,醉净自然,又有几分率意。
《平安帖》行书。共4行27字。唐幕本。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点画清劲多姿,而犹存古意。
《何如帖》行书。共3行27字。唐摹本,与《平安帖》、《奉橘帖》合为一纸。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帖也是王羲之晚年作品,点画清润,含蓄蕴藉,顾盼有姿,纵放有度,平淡朴实之中寓姿媚之致。
《奉橘帖》行书,共2行12字。唐幕本,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虽然只有12字,却点画姿媚,笔力坚劲,用笔方圆兼施,韵味悠长.
《丧乱帖》行书。共8行62字。唐幕本,并于唐代流人日本,现藏日本皇室。该帖用笔全以欲侧取势,变化多端,跳荡激越,抒情与书写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是王羲之艺术巅峰时期的杰作之一。
《孔侍中帖》行书,共3行25字。唐幕本,并于唐代流入日本,今藏日本前田育德会。其笔法特征和楼兰文书中的一些文书十分相像,说明即使是王羲之,其书法的笔法特征也脱离不了他所处的时代。而气韵之优雅醇正,更是在《孔侍中帖》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远宦帖》纸本,共6行53字,唐幕本。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王羲之晚年作品,风格和著名的《十七帖》诸帖非常接近,用笔方圆兼施,妍美婉丽,跌宕多姿。
《兰事序》唐幕本,冯承素双钩填廓本。共28行,324字。原题“唐幕兰亭”,卷上有唐中宗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曾人宋代内府,后经郭天锡、杨士奇、项元沐等名家收藏,后人清宫内府。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兰亭序》是王羲之行书的代表作,历代公认的书法神品。其创作缘起,《兰亭序》文中已经基本说明。关于《兰事序》帖古代有很多传说,最有名的传说是该帖原迹被唐太宗殉葬于昭陵。今天传世的几种《兰亭序》墨迹本除了冯承素幕本之外尚有虞世南临本和褚遂良临本,但以冯承素幕本最精,最能传达王羲之书法的神韵.《兰亭序》墨迹历来被视为魏晋风度的代表作品之一,寓骨力于姿媚,蕴匠心于自然,虚和圆融,遒媚婉丽,无美不备,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历代书法家从中汲取了无数的营养。直到今天,《兰亭序》仍然是我们学习行书的最高典范。历代石刻本中最有名的是出土于河北定州的定武本《兰亭序》。
《十七帖》单刻帖,因第一帖首“十七”而定名。共27帖,134行,1166字,是王羲之最著名的草书法帖。全帖流美自然,笔力坚劲,变化无方,却又朴实自然,含蓄蕴籍,被后人视为“书中之龙”,是历代草书家的学习典范。
王羲之与王献之(3)
《乐毅论》小楷书。唐·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张彦远《法书要录》等均记载为王羲之所书,曾刻入《越州石氏帖》、《停云馆帖》、《余清斋帖》等古代著名丛帖。《乐毅论》历来被评为王羲之楷书第一,笔势精妙,备尽楷书法则,气韵冲融高雅,方圆兼施,被后人誉为千古楷法之祖。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学习小楷书法的最佳范本。
《黄庭经》小楷书。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宋·欧阳修《集古录》、黄伯思《东观余论》等著作均有记载。曾刻入《潭帖》、《宝晋斋帖》等古代著名丛帖。书法浑圆苍劲,结体平正沉稳,气韵潇洒生动,为小楷书法之上品,学习小楷书法的最佳范本之一。
除以上作品上,《淳化阁帖》、《大观帖》、《快雪堂帖》等历代丛帖收录王羲之作品一百多种,包括著名的《适得书帖》、《奉对帖》、《破羌帖》、《官奴帖》等,多为王羲之与友人往来的尺犊。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当时便获得了极高的声名。王僧虔所上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称王羲之“博精群法,特善草隶。”并说王羲之“古今莫二”。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谓“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梁武帝作《古今书人优劣评》,称王羲之的书法“如云鹊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庆肩吾《书品》将张芝、锺繇,王羲之三人的书法列为上之上,并认为“张工夫第一,天然次之”;“锺天然第一,工夫次之”。“王工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锤,工夫过之。”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说王羲之的书法“贵越群品,古今莫二。”到唐代初期,对王羲之备极推崇的唐太宗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写了传论,认为“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靠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a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推崇,实际上是南北朝至隋代北方统治者在文化艺术上对南方士族崇拜追随之风的延续,当然其中也有唐太宗个人喜好的成分。这种推崇.最终莫定了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书圣”地位。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微拜中书令,故人称“王大令”。
据《晋书·王献之传》的记载,王献之的童年时代就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和父亲王羲之相比,王献之的书法更加具有时代性,更风流潇洒。不论是笔法还是结体,王羲之都比较重视传统,书风和雅、严谨、森严而有法度,点画之间,微带隶书笔意。王献之则用笔外拓,笔势散朗,婉转多姿,不拘古法,后人评为超迈俊爽,妍媚流便。在王羲之的传世作品中,我们能够明显看到传承古法的痕迹.而在王献之的作品之中却很少看到这方面的痕迹。即以草书而言,王羲之著名的《十七枯》气韵连贯,字字分开,不相连带,王献之的草书却字势连绵,圆健洛肆。所以米莆评价王献之的草书作品时称王献之“运笔如火著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羊欣说王献之的书法和父亲王羲之相比,‘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张怀瓘在《书断》之中还评价王献之的书法“神韵独超,天
姿特秀,流便简易,志在惊奇,峻险高深,起自此子。”又比较父子的异同,说“子为神骏.父得灵和。”
王献之书法的代表作品有:
《洛神赎》小楷书。其墨迹最早见载于南朝梁·陶弘景的《与梁武帝论书启》.宋代著名学者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曾专门论及此帖。《洛神斌》为曹魏著名文学家曹植的名作,王献之用工整的细楷将其抄录,直到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颊还曾经见到过墨迹本,元代以后失传。今天我们能够见到的王献之书《洛神斌》的最佳刻本是南宋权相贾似道所刻本,俗称“玉版十三行”,原石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该帖笔力挺劲.笔姿灵动,散逸自然,优雅多姿,为学习古代小楷书法的最佳范本之一 《廿九日帖》行书。唐幕本。共3行30字。曾经南朝梁内府、唐代内府收藏。现藏辽宁博物院。该帖点画丰满舒展,笔力沉稳,气韵贯通,用笔方圆兼施,是王献之传世的最佳行书作品。
《鸭头丸帖》绢本墨迹。共2行15字。《宣和书谱》、《画禅室随笔》等曾经著录.原迹现藏上海博物院。该帖是王献之传世最著名的法帖之一,虽然只有二行,却秀逸绝伦,气势奔放,显示出王献之书法的强烈个性,也显示出王献之草书与其父亲王羲之草书的极大不同。
《十二月帖))又称《十二月割至帖》。共5行31字。原迹曾经米带收藏,刻入《宝晋斋法帖》等.该帖为标准的王献之行草一笔书,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说王献之的行草书法“一笔而成一,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韵通其隔行。”《十二月帖》正体现了这种典型艺术特征。
《中秋帖》米带临写。墨迹纸本。共3行22字。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其文字内容为米莆节临王献之《十二月帖》等字而成,虽然是临写,却非常能够反映出王献之书法的典型特点。唐4张怀灌在《书仪》中曾说王献之的书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中秋帖》正具有这样的典型特征。
乾隆皇帝曾经将这件米带临本视为三希堂的珍宝之一,并幕刻到著名的《三希堂法帖》之中。
《授衣帖》行书。原墨迹宋代尚存,黄伯思《东观余论》曾经论及。《淳化阁帖》等丛帖有幕刻本。此帖忽草忽行,笔力坚劲,气韵跌宕,雅健遒媚,非常精彩,为王献之传世最好的行草书法帖之一。
《诸舍帖》草书。见《淳化阁帖》等法帖。通篇笔势连绵,锋颖盘旋流宕,气势奔放,笔法方圆兼施,风流蕴藉,颇有其父亲王羲之的草书风范。前人评价王献之的草书,认为
“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正可以从《诸舍帖》中见其梗概。
此外,《淳化阁帖》、《大观帖》等历代丛帖尚收录有王献之作品数十种。有的接近真迹,有的出于后人临幕。
综合以上诸帖可以看出,王献之的书法与其父亲相比更加风流遒媚,别具特色。张怀准在《书仪》中评价王献之的书法“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是十分准确的。风流妍媚的王献之书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 唐代草书 态意浪漫旭素草
下一篇: 唐代隶书 “自郐以下”唐隶书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