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画网

释门禅心 坚静空远—佛教释子与经文书法

    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以后,对我国的政治、文化、思想和信仰等,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在文化方面,因为佛经的翻译与流传,影响了中国的文学与艺术。我们这里仅仅是讨论佛教与书法及其对书法的影响等相关问题,余不多论。
    佛教最初传人中国时,大量佛经需要传播和流布。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能依靠笔墨手工抄写。在抄写经文的需求下,佛教与中国书法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但佛门弟子要从事抄经活动,有些释外俗人也乐于此道。在他们看来,书法是修行培福之道。写经是一件功德无量的盛事,一些佛教经典中明确地作了说明。如《金刚经》中说:“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法华经·法师品》中说道:“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因此,历来抄经卷者趋之若鹜。写经最早可追溯到汉代白马寺译经。南北朝时期,写经是信士虔诚和还愿的一种重要表现,写经人包括皇室贵族、僧侣和平民,其中不乏书法高手。

    【南宋】张即之行书《佛遗教经卷》(局部):
    张即之行楷妙绝南宋,此行书《佛遗教经卷》是一纸本手卷,高28厘米,长867.9厘米,是张即之晚年的书法精品。其运笔坚实峻利.点画顾盼生情。人说张即之书法富有“禅家意味’.细细品尝此作,确实是清淡恬静,骨骼清奇,随机而化,如无尘染。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敦煌秘密石室内发现大量自曹魏至北宋年间的经卷文书,其中写本佛经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约三万卷。经、律、论三藏的各种译本,应有尽有。这些写本经文后人称为“经生书”,多是佛教徒发愿写成的,有的自写,有的请人写。就字体而论,正、行、草、八分、篆等各体兼具,为当时士人及后来学者所景仰。因此,所谓“唐人写经”,至今仍享誉国际。这份文化遗产带给中国人的骄傲,由此可见一斑。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佛教的繁盛时期,大规模的佛经抄写、造像题记、碑刻铭文,成为佛门僧人的首要工作,其中抄经是其修行的重要功课。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南齐永明元年的《佛说观音普贤经》、北魏《华严经卷第二十一》、西魏大统十四年写《大般涅经》、北周保定元年《大般涅经第三十一》、后周建德二年《大般涅经》等。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除了写经之外还有刻经。刻经分为木刻与石刻两种,又以石刻最为常见。佛经石刻的原因有二:一是纸帛易坏,不便长久保存;二是经历北魏、北周两次灭佛,加深了佛教徒的“末法”思想,于是有人发愿把经卷刻到石板上用以保存佛经。石刻佛经发端于北朝,代表作有泰山经石峪的《金刚经》、山西太原风峪的《华严经》、河南北响堂山的《维摩洁经》。在这些刻经中,尤以河北房山县云居寺的石刻《大涅盘经》数量规模最大。此石经由北齐慧思大师发愿,弟子静碗创刻,自隋大业年间开始动工,后经历了唐、辽、金、元、明等千余年,历代镌刻不断,共镌刻佛经数千卷。完整的石板经文1.5万张,残缺的石经780多张,碑、铭、题记等70多张。这一历时千年大规模刻制石经的工程,堪称世界文化史上极其罕见的壮举。
    佛教与书法的结合,自然丰富了书法创作的题材。当书者在写经、书碑或题记的同时,佛教思想对书者在无形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是影响情绪,进而影响书法的意境。因为书法之所以被认定是一门艺术,就是因为除了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等所表现的趣味之外,更多的则是表现作者心境所寄寓的生命关注与思想情感。简单地说,精神修养是书法表现的重要因素。我们的前贤早有论断:书家一动笔,就可从其笔势运动的轨迹中,得知书者的心理人格。也就是说,书法家本身若曾涉足佛法,其佛学体验必将影射到他的书法作品之中。历代书家受佛法影响而受推崇者,不胜枚举。其中,北宋苏轼、米芾、黄庭坚等人,皆是因与禅师常相酬往,才使他们的书法中禅趣丛生。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除了上述写经、刻经之外,还有有关佛教的碑、铭、志、记、帖和造像题记等等各种形式,数量之大也是相当惊人的。所以,佛教对书法艺术的贡献不可估量。前面已经作了叙述,所谓北朝书法的“南记北志”,其实就是佛教文化的再现和真实反映。自清乾嘉之后风行的尊崇“北碑”,其实就是对佛教文化与书法文化有机融合的尊崇。
    在写经、刻经的同时,中国书法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佛门书法家。这些佛门书家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名家类型。据陶宗仪《书史会要》记载,到元代时,辑人佛门书家的就有59人。大名鼎鼎的有智永、怀仁、怀素、亚栖、高闲、贯休、梦龟、文楚、八大山人、弦一等佛门书僧。另一类则是经生书手。名家类型的释门书家,标新立异,各领风骚。而经生书手就像“民间书手”一样,创造了“写经体”书法。
    写经体是一种独特的书体,它不同于石刻文字,也不同于书简等一般日常应用的文字,它是由经书手写成的。当然,这些经生书手,有的属于一般性书手,但其中也不乏因为政治上遭受沉浮等暂避佛门的达官贵人或书法家。因此写经体中不乏名家名作。这些写经书体的基本风格,大都是横划起笔较轻,右按收笔和捺笔较重,方笔中的直笔和撇笔起笔重而方劲,风格高古朴茂,笔法简单清晰。也许,经生们在抄经时并没有把它当做艺术品进行创作,但出于对宗教的虔诚与对佛经的崇敬,这类写经书体呈现出熟练、持重、严谨、自然的风格面貌。
    另外,书法的“尚韵”讲求的是“空灵”、“虚无”的境界,而释门的禅心,正是这种“空灵”和“虚无”的具体化。书法与禅意在此得以暗和,禅心的清静在书法的字里行间找到了归宿,书法又从禅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炼。于是,书法与禅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一篇两座高峰:孙过庭 《书谱》与张怀瓘 《书断》

下一篇大唐风范 楷体正宗—颜真卿的楷书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