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画网

南宋魏了翁《鹤山书法题跋》

 

        魏了翁(1178-----1237)的一生,经历丰富,有学术,有政绩,以至《宋史·儒林传》下所出本传长达三千余言。魏了翁的学术贡献在于,“以所闻于辅广、李燔者,开门授徒,士争负笈从之,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若游似、吴泳、牟子才,皆蜀名士,造门受业”,“至靖湖湘,江浙之士不远千里负书从学,乃著《九经要义》百卷,订定精密,先儒所未有”;其政绩,除出守州府“化善俗为治”而“士论大服,俗为之变,治行彰闻”外,更在于在长达十五年之久的时间里,作为侍从近臣,不辞辛劳,在史弥远(1164-1233)专国之时,积极地向宁宗、理宗进言,倡导人才与巩固边防的重要性。

         魏了翁身处南宋文化由极盛而转下落的时代。庆元五年(1199),其中进士之年,正是朱熹致仕之时(四月),不久“庆元党禁”稍弛。第二年(1200),朱熹谢世,韩侂胄专权。在此前后数年内,乾道、淳熙、绍熙、庆元之间的一代“风光”人物,也纷纷凋零,南宋文化开始进入衰退期。是时,魏了翁与朱熹弟子辅广、李燔有往来,又与陆九渊之子陆持之相友好,因此于程朱理学、尤其是心性之学极为推崇;同时也注重对《周易》的研究,重视王弼、邵雍等人的见解。魏了翁能承朱熹之钵体,与“西山先生”真德秀(1178-1235)一起力擎理学旗帜,也可谓一时人物。故而,后世学者称赞说:“南宋之衰,学派变为门户,诗派变为江湖。了翁容与其间,独以穷经学古,自为一家“。随着姜夔、真德秀、魏了翁等人的先后下世,南宋文化真正进人了黯淡期。

        《鹤山题跋》七卷,毛晋始为从《鹤山集》辑出,刊于《津逮秘书》。以“四库”本《鹤山集》卷五九至卷六五所载诸跋校之,篇次稍异,可知毛氏辑刊所用底本,不同于《四库全书》底本。晚近《丛书集成初编》、《中国书画全书》等均据《津逮秘书》本刊行。是编七卷凡一百九十一跋,虽然涉及两宋名贤墨迹为多,但是专论书法者并不多。一如当时理学家之风气,其题跋首先在于知书论人。盖应请而作,首要在记人述事之故也。从他所应请作以两宋近贤为多的情况看,魏了翁在当时文士心目中,是有很高地位的。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魏了翁不仅有很高的诗文造诣,而且也精善书法。因此,他的书法题跋,也以独特的见识力,高出侪辈。概而论之,《鹤山题跋》主要有两大特点:其一,所题对象,主要是两宋理学名家,其中又以邵雍(康节)、朱熹(文公)和张浚(魏公)、张栻(南轩)父子等为多,合计约近二十篇;而以书法名高一代者,则以苏轼、黄庭坚为最多,合计约有十六篇。其二,所出文辞,主要是立论严正,强调人心之作用,进而强调“书如其人”的儒家正统观。兹举数例,可知其余:

        自义理不竞,士不知有为己之学,丧志于记诵,减质于文采,乃且沾沾自喜,以为是射名干利之具,流风益远,颓俗莫返。而坐忘居士房君,生长西南,独能不扭于俗,旁搜博取,以求其会,心有未释,亦不敢有爱于言,将以究话其疑,图为真是之归。今南轩遗墨,谓其拔于流俗,谓其剥去华饰,谓其白首守道,凛然如霜松雪竹者。呜呼!其贤矣乎。因归其所与南轩往来书尺于其孙兴卿,而叹美之不置也。楷书。

        石才翁才气豪赡,范德孺资票端重,文与可操韵清逸,世之品藻人物者,固有是论矣。今观其心画,各如其为人。昔人所谓“心正则笔正”,渠不信矣夫。

        右二诗一帖,笔意清赡,与世所藏者绝异,盖元符三年所作,公晚年书也。后此者五年,而公下世。公尝自谓:年衰病侵,百事不进,惟觉书倍增胜。前辈进学之功,虽书翰余事犹然。今藏于杨氏之孙齐巽,余同年友也。嘉定九年春二月,携以过余于梓州,因书其后。

 

 




上一篇南宋书法题跋 陆游《放翁题玻》

下一篇南宋的书学与书史专门著作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