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画网
理学大师朱熹的书法
朱熹以理学家和教育家垂名史册。其理学思想与学说,在明、清两代更是被推为儒学正宗,朱熹也因此被尊为“朱子”。在中国书法史上,朱熹也是名列“南宋四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朱熹(1130-1200),字元晦,改字仲晦,号晦庵、晦翁等。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朱氏婺源大族,其父朱松(?-1143),字乔年,号韦斋,政和八年(1118)上舍出身,官至左承议郎、守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史馆校勘。母祝氏,亦出新安望族。绍兴七年(1137),全家迁居建州(福建建瓯)。
朱熹一生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但并未受到最切实的重用。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二十一年(1151)春,铨试中等,授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二十七年(1157)十月,以四考满罢归,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闲居生活。直到孝宗淳熙五年(1178)八月,除知南康军(江西星子),次年三月到任,八年(1181)三月离任。八月,出任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次年九月离任。光宗朝绍熙元年( 1190)四月,知漳州;次年三月,除秘阁修撰,四月即以提举南京鸿庆宫奉祠归乡。四年(1193)十二月,知潭州(长沙),兼荆湖南路安抚使。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五年八月,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为即位不久的宁宗皇帝讲《大学》,十二月即以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再次奉祠。自此,朱熹的政治生涯结束。庆元五年(1199)四月,以朝奉大夫致仕。从首次出仕到最后奉祠,在长达整整四十二年的历程中,朱熹真正在任的时间竟不足八年。因此,朱熹与同时代的知名卿士有着很不同的经历,他的一生是以著述与讲学为主的一生;但又非属于隐逸一派,而是先出游四方论学,后卜居武夷讲学。
朱熹是一位积极人世的学人。任秘阁修撰期间,即主张有准备地抗金。任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时,因屡次进言而忤权臣韩侂胄。最终,在宗室赵汝愚与外戚韩侂胄两大阵营的权力斗争中,结束政治生涯,并在“庆元党禁”中被罢去祠官,一度颠沛,在居无定所中度过了他最后的三年生涯。直到韩侂胄死后,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五年(1212),宋廷以朱熹《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立学。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自此,朱熹的一代学术宗师地位,取得了合法的“名义”。
一、理学家朱熹及其一生的重要书法活动
清人蒋垣《八闽理学源流》卷一云:“濂溪周子敦颐,继孔、孟绝学于仁宗间,以《太极图》、《通书》授程伯子灏、叔子颐。二程之门受业最多,而刘绚、谢良佐、游酢、张绎、苏晒、吕大临、吕大均、尹焞、杨时成德尤著。杨时,闽之将乐人。杨时归闽,受业者多,东南推其为程门正宗,遂为‘八闽理学’之始,门人胡宏、罗从彦尤著。宏传之张栻,从彦传之李侗,侗传之朱熹。”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作为理学家的朱熹,是“二程(颐、颖)”的四传弟子,最终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学说,集理学之大成,成为一代宗师,乃得与祖师并称,号“程朱理学”。
朱熹的学术启蒙是从其父那里开始的。朱松本身就是北宋理学家“二程”的三传弟子,师事罗从彦(字仲素,豫章先生)。朱松举家移居福建的原因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当时的理学中心之一就在闽中,这使得他在仕途不得意的日子里仍能与道学诸友保持着亲密的交往,并以此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朱熹日后能成为理学大师与“闽学”领袖,与朱松有这样一层关系是分不开的,闽中理学家乐意接受朱熹这样一位理学后人。朱松临终前,将朱熹托付给了崇安的三位道学挚友:胡宪(字原仲,绩溪先生)、刘勉之(字致中,白水先生)、刘子翚(字彦冲,屏山先生)。这三位就是早年对朱熹影响深刻,朱熹以父相事的“武夷三先生”,其中刘勉之还把女儿许配给了朱熹。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朱熹赴同安任途中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朱熹赴同安任途中,经过南剑州时前往剑浦(福建南平)拜见了李侗(字愿中,延平先生,1093-1163)。李侗也是罗从彦的弟子,从学术辈分上讲,与朱松同辈。但朱熹真正拜师延平先生,是在绍兴二十七年(1157)六月。在前后问学延平的十年时间里,朱熹真正实舍”,发奋著述,一举确立了“道学(理学)夫子”的学术地位,使得“闽学”的影响在事实上超越了“江西学”和“浙东学”。逮至绍熙五年(1191)再次奉祠归居,建“沧洲精舍”,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讲学课徒中,并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朱熹的教育思想,则强调启发式教学,主张“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并以自己的广闻博览与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著产生了重大影响。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朱熹的学术与教育,涉及了经学、史学、乐律、禅佛、道教以及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一生著述宏富,传世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以及后人集编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简称《晦庵集》)、《朱子语类》等等。
朱熹的学术思想是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主要观点如:理气相依而不能相离,且理在先,为主;气在后,为客。强调“天理”与“人欲”对立,“人欲”要服从“天理”。“朱子学”作为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自南宋晚期立于官学后,在元、明、清三代一直作为官方哲学,进而作为科场程式。同时,朱熹的学说也影响到日本等东亚、南亚各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
纵观中国学术思想史和中国文化史,两宋时代是继春秋、战国以后的又一个崇尚学术争鸣与重视文化建设的高峰,而“程朱理学”恰恰又是这一高峰的主峰之一。朱熹崛起于南宋中前期,他在思想、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对近七八百余年的封建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所提出的:
儒家在汉朝获得统治地位,主要原因之一是儒家成功地将精深的思想与渊博的学识结合起来。朱熹就是儒家这两个方面的杰出代表。他的渊博的学识,使他成为著名的学者;他的精深的思想,使他成为第一流哲学家。尔后数百年中,他在中国思想界占统治地位,决不是偶然的。
作为理学家的朱熹,他的书迹在当时就产生了影响,传世书迹更是代代产生影响。他的以儒家正统观念为基本依托的书学思想,自然也作为学术思想的一部分,对后世学子产生了影响。而朱熹一生重要的书法活动,与他的出仕与游学、著述与讲学等活动相紧密联系。
首先,与古代绝大多数的士人一样,朱熹的书法启蒙也来自家学。朱松爱好金石,有所收藏,这对朱熹具有影响意义。同时,朱松出于对先贤的景仰之情,也收藏了一定数量的先贤墨迹,特别是王安石等人的书法,这对朱熹日后的书法价值取向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所有这一切,可通过朱熹本人的传世文字得到印证:
予少好古金石文字……得故先君子时所藏与熹后所增益者,凡数十种。虽不多,要皆奇古可玩,悉加标饰,因其刻石大小施横轴,悬之壁间,坐对、循行、卧起恒不去目前,不待披筐箧、卷舒把玩而后为适也。盖汉魏以前刻石,制度简朴,或出奇诡,皆有可观,存之足以佐嗜古之癖,良非小助;其近世刻石,本制小者,或为横卷,若书帙,亦以意所便也。
先君子自少好学荆公书,家藏遗墨数纸,其伪作者率能辨之。先友邓公志宏尝论之,以其学道于河洛、学文于元祐,而学书于荆舒为不可晓者。今观此帖,笔势翩翩,大抵与家藏者不异,恨不使先君见之,因感咽而书于后。
其次,朱熹在游历和出仕中,在各地留下了大量的题榜、碑版与摩崖题名书迹。关于这些书迹的传世部分,高令印在《朱熹事迹考》一书中曾有过比较详细的记载。当然.其中也存在大量的后世翻刻者,乃至后世伪托者,这是需要进一步考察甄别的。
再次,朱熹在游宦生涯中,有机会观摩了大量的前贤遗墨与遗迹,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自己的书法创作,也有机会通过诗歌与题跋等表达自己的书法观念。比如,淳熙八年、九年间在提举浙东茶盐公事任上,出巡绍兴府山阴县等地时,拜谒了“右军祠”,有多篇诗作、题跋表达了对王羲之书法的仰慕与推崇之情。又比如,绍熙四年由知潭州任人都途中,先后获观了多家所藏宋贤名迹。再比如,庆元五年(1199)三月八日,建阳张大夫(张侯)来访,应请跋张氏所藏字画凡七,一日之内作成《跋张安国帖》、《跋山谷宜州帖》、《跋米元章下蜀江山图》、《跋蔡端明帖》、《跋欧阳文忠公帖》、《跋东坡帖》、《跋曾南丰帖》。朱熹大量的题跋,明人毛晋辑为《晦庵题跋》三卷收人《津逮秘书》中。
还需要注意朱熹一生中特别多样化的别署
此外,还需要注意朱熹一生中特别多样化的别署。比如,因朱熹始祖在山东邹县(山东邹城),故早年自称“邹诉,’;东汉时远祖由青州过江迁居吴郡,故也曾自署“吴郡朱熹”。又因过江后,朱氏一支曾居住在安徽当徒县境内的丹阳镇,后又南迁居平陵,故也自署“丹阳朱熹”、“平陵朱熹”。唐末,朱氏再度南迁至徽州,后定居婺源,故自称“婺源朱熹”;又因徽州古属新安郡,也常署“新安朱熹”。朱松早年曾在徽州歙县城南紫阳山读书,朱熹也因此别署“紫阳朱熹”。淳祐六年(1246),宋理宗御题“紫阳书院”匾额赐歙县城南紫阳山读书处;后来,人们也把朱熹晚年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的讲学处“武夷精舍”也称“紫阳书院”。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因此,后世学子尊称朱熹为“紫阳先生”。
朱熹在书法创作、书学思想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他思想文化上的博大精深具有绝对密切的关联。虽然,他的书艺不像他的学术成就那样影响巨大,但也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南宋四家”之一;同时,他的书学见解与成就也不能忽视。研究朱子书法创作及书学思想,不但能全面了解这位文化巨匠,也有助于了解南宋书法的基本内容与精神特征。
上一篇: 宋代书法帖学盛行的原因
下一篇: 南宋丛帖的两大类型体系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