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画网

林纤书法:译才并世数严林
作者 管继平
    在上一世纪初,向国人译介大量西学名著并使国人眼界为之大开的,有两位重要人物不可不知,一为有“中国近代思想先驱”之誉的严复,二即有“中国传统古文殿军”之称的林纤。严以翻译西方社会科学的名著为主,林以大量翻译西洋小说为主,故在当时,“严译名著”和“林译小说”并行于天下,成为出版界销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两套翻译丛书。五四时期文化思想界的那一批著名人物中,如鲁迅、胡适、周作人、郭沫若以及稍后的冰心、钱锤书等,几乎无不从他们的译著中获得启智,并以此为起点而走上自己的文学道路。


林纤书法:楷书对联


    作为翻译“奇才”的林纤,最为出奇之处,还不是他的译著数量,而是他作为一个名闻天下的“翻译家”,其实根本不通外文!他所谓的“翻译”,实际是由其他精通外语的人日述,然后他再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学素养,精到的古文译笔以及对原文故事人物的理解,一一记录成篇。林纤自称其著译时落笔如流水,往往“口述者未毕其词,而纤已书在纸,能一时许译就千言,不窜一字”。他的译笔轻快简练,既能保有原作的情调,也注重人物的细节,甚至时有“画龙点睛”和“颊上添毫”的神来之笔,以补原著中所未能尽意之处。难怪当年他翻译的处女作《巴黎茶花女遗事》,一经出版即轰动京城,风行海内.一时竞相争阅,大有“洛阳纸贵”之势。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林纤除翻译外,还精于诗文书画,可惜均被“林译小说”的盛名所掩。他的画以山水为擅,灵秀处略似文微明,浓厚处稍近戴醉士。他曾为康有为画了一幅《万木草堂图》,康氏特意赋诗一首以酬答,诗日:
    译才并世数严林,百部皮初救世心.    喜刹灵光经历劫,谁伤正..日行吟。    唐人顽艳多哀感,欧俗风流所入深。    多谢郑皮三绝笔,草堂风雨日拔寻。
    这首诗被钱锤书评为是“草率应酬之作”,但也许是康有为的名气太大之故,它的传播也甚广。然而有趣的是,尽管康有为的诗尽是夸赞林纤的好话,却不料他的第一句“译才并世数严林”,竟把“严林”两位都得罪了。


林纤书法:自题手扎


    首先是严复的不满,虽说他和林纤都是福建闽侯同乡,但严复却一向瞧不起林纤,看了康有为的诗后认为这简直是胡闹,说天下岂有一个外国字都不识的“译才”,居然还与自己并称。而林纤的不满则是,既然评我的画,就应紧扣题旨,即使提及我的翻译而顺带着严复,那严复只能是个陪衬,何以称“严林”?至少也应“林严”才对。如果要押韵,难道非要用“十二侵”韵不可,就不能用“十四盐”韵乎?    文人之间的争风好名,历来都有。有时只要不过分,往往还显示出其性情可爱的一面。时过境迁,也为文坛平添几则趣闻佳话与热闹。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再说林纤的书法。若与其画名相比,林纤之书名又要减弱三分。林纤之画早年师从陈文召学花鸟,晚年居北京专攻山水画,潜心绘事以自娱。他有题面诗云:“平生不人三王派,家法微微出苦瓜,我意独饶山水味,何须攻苦学名家?”而林纤在自己的文字中,谈及书法的则极少。但依笔者之臆测,其书法的底子,乃是得之于其青少年时期的几段私塾读书生涯。林纤少年时家境贫寒,五岁时无钱读书,只是在私塾当一名旁听生。八岁时正式入塾,后遇上一位名薛则柯的老塾师,颇受赏识,受其影响。才真正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兴趣。那时的林纤读书极为刻苦用功,他曾在墙上画了一具棺材,立一人于旁,并题八字曰:“读书则生,不则人棺”,告诫自己活着就应读书,否则还不如死去。于是他每晚于母亲做针线的灯前苦读,“必终卷始寝”。买不起书,他还向别人借书来抄,十三岁至二十岁期间,他校阅、抄写的残烂古籍,竟达三书橱之多。除了读书写字外,学画也是当时的口课。二三十岁之间,尽管其贫病交迫,咯血不止,“然一口未尝去书,亦未尝辍笔不画”。林纤玩命似地苦读,终于还是给他带来了回报,虽说来得稍稍晚了一点。就在清光绪壬午年(一八八洒脱自然,虽取法颜书之笔意,然也并无一味“墨猪”似地“刷”来,而是较好地运用了虚实对应、歌正相依的自然法则。虽说这也许只是书家的不经念所为,然正是此中的不经意,却恰恰流露出书写者的艺术鉴赏力以及非一般的笔墨功夫。


林纤书法:致李拔可尺牍



    据说林纤作画时,按传统“墨分五色’之原理,将墨分盛五碗.各加以不等量之清水,作画时分R使用。可能是他的名气大之故,所以他晚年的山水画很受青睐,京沪两地的收藏家也纷纷慕名而至,以求得一幅“林家山水”为幸。他的朋友陈衍将他的画室戏称为“造币厂”,意即他如欲要来钱,只须动动笔就行。林纾曾以一把团扇求齐白石为其题字,白石竟也题诗称:
    如君才气可横行,百种千篇负盛名。    天与著书好身手,不知何苦向丹青?
    齐白石作诗,多以浅近平易之村言白话,有时也不乏诙谐幽默,此诗意思不说自明,即你已经有著述译书这副好身手了,何必再来绘画同我们“抢饭碗”呢?





上一篇郑孝胥书法:何当掷笔晚天际

下一篇罗振玉:甲骨书法第一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