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为什么说《前赤壁赋》为“坡公之《兰亭》也”?
苏轼的(前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1082)的七月十六日。苏轼虽然在政治上因“乌台诗案”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也还是比较达观的,他通过泛舟赤壁,寄情于山水,抒发一种“遗世独立”之情。又借助“清风”、“明月”、“江水”这自然之景,阐述了事物共有“变”与“不变”这双重性哲理。可以说苏轼是在努力寻求自已内心的平衡。(前赤壁赋)文本是一篇美文,而书法更是一篇佳作,难怪苏轼后来又写了许多本。这幅作品全用中锋,笔力丰腆而又劲健,体态安详,风神潇洒。董其昌评价说:“坡公书多僵笔.亦是一病。此《赤壁赋)庶儿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来源 转载请保留链接)
推荐: 书法培训
上一篇: 为什么“瘦筋体”会变成了“瘦金体”?
下一篇: 为什么说苏轼开创了宋代“尚意”书风?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