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为什么“瘦筋体”会变成了“瘦金体”?

 

    “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估所创。赵估(1082-1135),宋神宗的第十一子。赵估为政昏庸,在位25年,后与其子钦宗被金人掳掠到北方五国城,并死在那里。赵估虽然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但在艺术上却是个绝顶的天才。他广泛搜求古代书画作品,诏令编(宣和书谱》、(宣和画谱)等,他在书法上总结前人成功经验,创造了“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陶宗仪(书史会要》认为赵估的书法来源于薛稷。极是褚遂良的传人,他的字“用笔纤瘦,结字疏通”,赵估是承其法度而已。唐人追求瘦硬书风,游寿《书苑镂锦》:
  “近者把玩唐人石刻,高宗末年,伊洛墓刻,甚好,尚且为之瘦劲,至武周中此瘦劲书成一风气,每篇起止用笔顿挫,特见锋芒,尤以宫人墓书全是此种书体,与宋徽宗之瘦金书相似。唯唐人书贵筋劲,宋书柔媚,结体较胜。”赵估“瘦金体”从黄山谷书法中也受到启发。来源 转载请保留链接)
推荐:
 书法培训 




上一篇为什么苏轼悬壁观帖?

下一篇为什么说《前赤壁赋》为“坡公之《兰亭》也”?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