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缺失或者发展
蔡树农  
      依笔者之见,当代书法标准,不是缺失,而是滥用,滥用到了没法用“标准”判断的地步。考察书法历史,并不少见在“缺失标准”状态下自然生成了“标准”的现象,而这种书法标准往往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书法家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而当代对书法“标准”问题的过于热衷,反倒使本来并不缺乏的书法标谁变得缺乏了。曾闻某一论调,称当代传法“尚趣”。但只要想想当代一书家的身份背景、知识结构、人文素质,单凭一点“手艺活”,如何生趣?“趣”是一个非常有内涵的美学标准,雅正的趣味不是夜郎自大的“有趣”能概括的。“肉麻当有趣”的“趣”不能登大雅之堂,把无趣当有趣,无异干自欺欺人。
    认真分析,如果当代书法标准非划分不可的话,它也应该是针对具体的书体书风书派以及书法的工写大小不一而施以不同的鉴赏标准。()比如当代大字草书的创作出现了几位奇才,创作水准局部超越了历史高度,对当代大字草书创作就可以进行标准化的总结归纳,虽然这样的标谁仍然是私人性的,不完全“科学”,却可能为未来的“当代大字草书标准”确定一个值得借鉴的文本。又比如,当代进入展厅的册页手礼创作就技术角度而言多有不逊于古人的,那么它与古人的差异又在哪里?能将两者作一纯粹的书法技巧的比较而判断优劣高下吗?
    至于书法的结体、章法、笔法、墨法,都必须落实到某一书体才能评判。孤立的、类型化的理论阐述会十分艰难。
      “标准”是相对的,因此不能机械地理解“标准”。“标准”一旦被僵化,书法的神秘感与书写过程中的偶然性效果便荡然无存。“标准”往往是追加的,先有作品,后有标准。愚以为,创作出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性的书法作品才是发展当代书法的关键。
蔡树农   《美术报》“书法周刊”部主任   作者简介:     蔡树农,别署辛齐{辛夫),男,汉族,1964年8月生,杭州人,祖籍浙江新昌。x篆刻作品曾人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三、 四、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届书法 篆刻展,全国第二、二、四届篆刻艺术展,首届、二届国际篆刻艺术展,连续三届入选西泠印社主办全国篆刻作品评比展(其中两次获优秀奖),篆刻作品还入选过首届、二届全浙书法大展(二届获提名奖),全国印社篆刻作品联展,《两岸书法篆刻名家作品集》,《浙江书法作品集》,首届浙江省中青年书法展,新文人篆刻世纪末展示,全国当代青年篆刻家作品邀请展等重要展赛作品集。印学文章《元朱文略述》亦获全国首届篆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中国书协主办),1993年9月,在杭州举办了中国篆刻史上第一次个人篆刻展--蔡树农独立篆刻艺术展。此外,又曾任浙江省首届二十一青年篆刻展、95首届国际现代书法双年展组委会主要成员,在浙江省书协的大力支持与全面领导下,受命出任96全国新概念篆刻邀请展总策划,并与曹军共同组织策划了96江浙青年书法精英作品联展(巡回)。1999年12月,随西怜印社书画代表专赴韩国交流访问,现系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杭州市书协副秘书长、浙江省楹联学会副秘书长、西湖诗社社员。
 




上一篇陈海良先生谈国展

下一篇书法家批评之赵冷月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