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齐玉新的书法忽悠学】
其实书法就那么点事儿
(连载)
所谓的目录
9、关于墨
10、嘛叫创作?
11、真的需要转笔(捻管)吗?
九、关于墨
其实我不太想说这个话题,因为我对墨不是很懂。不过好像很多人还是比较关心墨的问题,那么我仅就我所知道的一些浅薄见识谈谈吧----
古代没有普遍使用墨汁,我觉得两个原因:
1、没有塑料工业和玻璃工业,所以就没有装墨汁的器皿,于是科技决定了产品。
2、携带不方便。因为古人比较喜欢旅游。
3、古人有书童。因为我们没有,所以我们不喜欢研磨。
古人普遍使用墨块用砚台研磨,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既费时间又费体力,而且浓淡也不太好掌握。不过研磨有一个好处就是----胶少。这个优势,非常适合流畅的书写。用过墨汁的人都知道,使用的时候不仅要兑水,而且黏糊糊的不好用。比如,兑水少了,墨色发灰;兑水多了,墨色发灰。
当代书法家一般都以大字创作为主,加之没有书童,所以当代人大多使用墨汁。反正我没有见过哪个名家写大字研磨的。
当然,也有一些写小行草的书法家是研磨的,他们一是追求古人研磨的那种书写过程,二是研磨写小字行笔比较流畅。比如陈忠康好像就一直研磨写小字,而且喜欢用老墨。有一次说,最次也要用民国的老墨。我虽然也用过,但我没体会出来好在哪里。
现在的墨汁质量不是很好,不仅胶水比较多,而且有些厂家在里面加了工业炭黑,似乎不纯正了,类似38度白酒,尽管味道也不错、也能醉人,可是总感觉那是够对过度了。
现在生产的墨块,似乎也因为环保、材料等原因,被迫在里面加了一些工业炭黑之类的东西,对于普通的书写者而言,似乎影响不是很大。这就跟假酒似的,不是酒鬼喝不出来有诈。
据我所知,清以前的墨色都不是很黑,凭推测,可能古人觉得一是研磨弄得太黑了也费时费力,没有必要;二是研磨太浓了也不是很好写。这一点,大家有机会看看古代那些珍品展出的原作就知道了,比如宋代蔡襄的手札《脚气贴》就很淡很淡、《书谱》的墨色也不是很浓(提示一下:大家不要以字帖的墨色为准,那有可能是出版社为了效果调整过的。
要看墨色真相,最好还是看复制品或者真迹)。清以后到民国期间,墨色似乎很黑,因为那时候比较普遍用“粉笺”或者“蜡笺”,墨液浓度淡了会导致墨色更淡或者不着色。所以,那时候有“用墨如漆”的说法。
当代书法创作,有些人喜欢用素墨,为的是追求墨色的变化和作品的视觉效果。宿墨大概是从国画里面借鉴来的一种手法。所谓宿墨,就是砚台干了之后,重新倒进水和墨汁去,调合而成的,实际就是墨和水在一定程度上分离。宿墨一般都是自己制作,也有卖的。
有些书法家还喜欢把各种不同的墨汁混合在一起,据他们讲,调和出来的墨汁颜色很好,我没觉得---黑色就是黑色,难道还有别的黑?
我觉得,用什么样的墨对一个书法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写字写字,关键看你写出来的字好不好。人家范冰冰卸了妆也让你把持不住,凤姐就是涂上最好的化妆品她也是凤姐!
对于墨,我个人觉得,无论是墨块还是墨汁,喜欢哪个就用哪个,对写好字没有妨碍。
十、嘛叫创作?
嘛叫创作?创作是嘛?这似乎是一个比较忽悠人的话题。
很多人会临摹了,就考虑自己创作了。但往往听了很多有关创作的讲座、文章、赏析之后就更加迷茫了,甚至不敢动手写了。
其实,古代没有“创作”这个词儿!我觉得吧,书法,在古代就是写毛笔字,顶多古人会有所讲究,会加入一点小技巧。但是古人写毛笔字不会弄得跟今天的书法家是----裁纸、拼接、染色、构图、打草稿。古代没有书法展览,甚至悬挂书法作品都是从明朝开始的(好像,没有具体考证过,不过据说宋代有书法屏风了,或许那也算书法展示了吧。)在此之前,书法仅仅以手札、卷、册形式存在,“轴”这种形式出现的比较晚。
现代人,因为在民国后期把国外的展卖会引入到国内,于是逐渐有了展览的雏形。因为展览,当代书法开始提出了“创作”,这无疑也是从文学和西洋美术引进来的一个概念。今人,为了研究古人的作品,引入了很多概念和理论,诸如:空间、空间风格、对比、构成等。面对这些,我们想一下,这些词语王羲之、颜真卿可能都没听过,所以他们创作的时候怎么会把这些考虑进去呢!
可话又说回来,今天的创作理论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为什么?
第一,古人作品中的妙处,不一定真如现代人分析的那样考虑周全、讲究那么多。试想一下,你要创作一幅作品,头脑中有n多想法---字的空间线条和矛盾的对比与冲突、行气与空间的风格、交叉、揖让、错落。。。。这些东西一旦产生,你说你还能写好一张字吗?束缚太多会让你手忙脚乱的。可古人作品中,经过分析真的包含了那些因素啊,是的。我理解,那是古人平时的训练中,严格的注意了这些因素,所以习惯成了自然。
第二,今人对书法作品创作分析出来的那些妙处,都是有针对性的。把好的地方提炼出来,随之命名。鲁迅说“咱们家院里有两棵树,一颗是槐树,另一颗也是槐树。”这要换我写作文,估计over了。但鲁迅写了,就有很多理论家捧臭脚、瞎分析,最后成了一种文学手法。
我觉得,古人写字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原则,但更多的是信笔挥洒,所以他们的作品中透着自然的美感。今天,我们看到的历代手札(其实明以前的传世作品基本都是手札,明开始才有书法家抄写古人诗词歌赋的内容)就是古人信笔写写的日常实用书写。
对于我们今天的创作而言,通过临摹,先从“集古字”开始,根据临摹掌握和学到的古人用笔方法和结子方法,结合自己对汉字笔画和结构的审美理解,信笔写毛笔字,这何尝不是创作呢?!
如果,下笔之前就开始刻意考虑怎么写、怎么安排,这种创作必然“做”的痕迹太强,这也似乎失去了用毛笔书写的“自然”美感。尤其是现在的书法创作,基本都是围绕国展为核心,甚至为了一张作品,反复书写、反复调整、反复试验、反复重复,这和搞毕业设计也没什么区别了,这也就和做一件工艺品区别不大了(这哪是写毛笔字啊,这是非要把铁杵磨成针啊!)。园林永远不是自然景观,书法的创作似乎也是这个道理。
有个老书法家说过:“嘛叫创作?当你写完一卡车宣纸就会创作了。”我想,这句话的核心就是----通过量的积累,才能达到“得意忘形”的境界,才会达到“心手双畅、物我两忘”的境界,那时候随手写出来的毛笔字就是创作。
所以,我理解的创作是没有固定模式的,自然+功力=好的创作(作品)。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不过就是王羲之他们那个几个喝酒之后写的一个作文草稿,天下第二行书也不过就是颜真卿祭奠他侄子的一篇悼词而已,那种心情下,他还有心思卖弄笔墨技巧?而王铎那几百篇诗稿,并没想着给今人做字帖用。。。。。
十一、写字真的需要转笔(捻管)吗?
看过孙晓云老师《书法有法》的人,可能只记住了书中的一个观点“捻管”(也叫“转管”)概念,而且也有点云山雾罩的搞不清咋回事,甚至片面的理解为“写字要转动笔杆”。私下里,我也听到很多书法家对此颇有异议。
那么,写字真的需要“捻管”吗?孙老师忽悠我们了吗?
笔法,就是正确、合理是用毛笔的方法。什么是正确、合理的使用方法呢?我想这里面无非就有这么几个因素:
第一,用笔要考虑到毛笔笔毫的特点----软、一根一根聚拢在一起的、圆尖。。。如果不考虑工具的性能,是无法正确使用工具的。
第二,用笔要考虑毛笔的性能----我们写字的时候,必然会让毛笔有提(毛笔提起来)按(毛笔压下去)、转圈(使转)、顺势、逆势。。。而且这些动作基本都是连续的。那么,就要让我们的书写的时候的“手势”具有连续且合理的动作。
大家都知道,一般情况下,任何一个笔画,到了收笔的时候、转折的时候都会“提笔”,然后再“压笔”,可这仅仅是其中一个方法。如果要使得转折、勾内角圆润,不出现圭角,笔毫就要有“转”,怎么转?大家考虑过吗?
比如我们写大字行草书的时候,毛笔写上一两下,笔头肯定会“弯了”,这时候咋办?跟老年大学的书法家似的----写一笔就在砚台里面折腾十分钟毛笔?这个时候,就需要调整笔锋了,怎么调整笔锋?两种办法:一种是把毛笔在手中转动一下,换个笔毫的书写角度。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手腕调整笔毫的角度”,所以有些人写字被赞曰“腕子很灵活”就是这个意思。(对于笔毫换锋,有很多原理和技巧,这不是本系列要展开的话题,恕不赘述。)
那么,这种写大字行草书转笔、调腕的方法,何尝不是一种“捻管”的方法呢?
那么,写小字的时候,我们的笔毫一样需要调整,这样就可以连续完成最大行程的写字段落(简单说就是一笔能够写尽可能多的字)。而写小字自然动作幅度也没有这么大,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轻轻调整一下笔管的角度,这何尝不是“捻管”呢?!
或许有人说,没这么复杂吧?我觉得很多人没有看过自己怎么写字。现在××这么普及,你写字的时候,让你老婆给你拍一段视频看看,你就知道了。没老婆的算了,自己揣摩吧。
至于是否有人认可“捻管”或者“转笔”这个概念或者说法,我认为,这就跟常年喝假酒的人,是永远体会不到茅台酒为什么是中国第一的。
原来,听评书看金庸,总觉得哪有什么“沾衣十八跌”啊,骗子!后来听一个我信得过的人说,太极宗师李宗吾90岁生日的时候,坐在轮椅上一只手把一群小伙子推个跟斗。再后来,我被一个太极高手一根手指头弄了一个趔趄,于是我信了----的确有人能够四两拨千斤,只是,原来我没有见识,所以我不信。
所谓四两拨千斤,就是借你的力打你,你不用力他奈何不了你,想想也很简单。书法也是,很多东西你只有不断努力到了那个高度,才体会得到,等你会了。你会觉得----书法,其实就那么回事!
说白了,捻管也好、转管也好、转笔也好,都是为了调整笔锋而已。
上一篇: 颜体16种字形的结构布势
下一篇: “书法之城”大有可为——访文化部发展中心书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苑迪生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