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为什么赵之琛自称“臣书刷字”印是“真得意作也”?

    赵之琛(1781-1852),字次闲,一字献甫,浙江钱塘(杭州)人,布衣。浙派的殿军。起之谦曾以拙巧观探讨浙派各家风格的异同,认为“浙宗见巧莫如次闲,曼生巧七而拙三,龙私忘拙忘巧,秋庵巧拙均,山堂则九拙而孕一巧”(《书扬州吴让之印稿》)。话说得多有分寸!浙派妙处不在于巧,而在于拙,看各家巧拙成分的多寡,便可衡量他们艺术水平的高低。赵之深印作多流于精熟巧媚,把浙派的章法、刀法视为一套烂熟的程式,使浙派篆刻语言变成了缺乏生命力的僵化符号,因而使浙江走上了下坡路。这说明,技巧的定型阻碍了印章艺术的发展,也限制了印人性情的抒发。浙派的衰退是由其封闭性倾向和以刀法为流派特征而对书法的笔情墨趣有所忽略所造成的。
    但话还得说回来,看待事物或人,都不能用绝对化的眼光,对待赵之深自不例外。前面所述他的弊端是其主流,但他还有条支流,绝不可忽视,那就是他的仿汉玉印类印作,郭磨谓之“天机所到,逸趣横生”(《补罗迎室印谱》序)。这路印作可以“臣书刷字”、“依旧草堂”、
  “鹤守斋”、“颂禾字桂仲”等为代表。赵氏亦有自知之明,他在“臣书刷字”一印边款中写道:“次闲仿汉玉印,真得意作也。”这话与其说是自负,不如说是道中人的甘苦之言。来源 转载请保留链接)

 

 




上一篇薛元明:感觉褚遂良

下一篇为什么吴昌硕治印好加界格?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