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为什么说王世贞“书学虽非当家,而议论翩翩”?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彝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明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喜好诗文、戏曲,为明代“后七子”领袖,著述宏富。他又精研书法,尤其对书法理论有独到的见解。詹景凤说:“元美虽不以字名,顾吴中诸家,唯元美一人知法古人。”(《詹氏小辨》)陶宗仪认为::“世贞书学虽非当家,而议论翩翩,笔法古雅。”(《书史会要》)王世贞是精通书理之人,其议论每每中鸽的。书贵求变通,不知变通,只能拜倒在前人脚下,艺术也就陷人了僵化。他在《艺苑危言》中说:“右军之书,后世攀效者仅能得其圆密,已为至矣。其肉在骨中,趣立法外,紧势游力,淳质古意不可到。故智永、伯施,尚能绳其祖武。欧、颜不得不变其真,旭、素不得不变其草,永、施之书,学差胜笔;旭、素之书,笔多学少。学,非为积习也,乃渊源耳。”在这里除了认为王羲之“趣立法外,紧势游力,淳质古意不可到”,以仰角看王羲之外,他还是强调变通的,欧阳询、颜真卿以楷书求变,强旭、怀素以草书求变,他们都要找出一条新路。王世贞的观点直接开启董其昌“直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的权威的大胆怀疑和挑战。来源 转载请保留链接)
    推荐:
 书法培训




上一篇为什么先秦古印又称“玺”?

下一篇为什么说邓石如的篆书“上掩千古,下开百祀”?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