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何谓内撅、外拓?哪些书家碑版属于内撅、外拓?


    沈尹默《书法论丛·二王法书管窥》:“大凡笔致紧敛,是内抵所成;反之,必然是外拓。后人用内抵外拓来区别二王书迹,很有道理,说大王是内报,小王则是外拓。试观大王之书,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小王之书,刚用柔显,华因实增。我现在用形象化的说法来阐明内抵外拓的意义,内撅是骨(骨气)胜之书,外拓是筋(筋力)胜之书。再来就南北朝及唐代书人来看,如(龙门造像》中之(始平公》、(杨大眼》等,(张猛龙碑》、《大代华岳庙碑》、《隋启法寺碑》,欧阳询、柳公权所书名碑,皆可以说它们是属于内抵范围的;《郑文公碑》、《羹龙颜碑》、《篙高灵庙碑》、《刁遵志》、《崔敬琶志》等,李世民、颜真卿、徐浩、李琶诸人所书碑,则是属于外拓一方面;至于隋之《龙藏寺碑》,以及虞世南、褚遂良诸人书,则介乎两者之间。但要知道这都不过是一种相对的说法,不能机械地把它们划分得一清二楚。推之秦汉篆隶通行的时期,也可以这样说它们多半是内抵法,自解散隶体,创立草体以后,就出现了一些外拓的用法。我认为这是用笔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可以理解的。由此而言,内抵近古,外拓趋今,古质今妍,不言而喻。学书之人,修业及时,亦甚合理。人人都懂得,古今这个名词,‘本是相对的,锤舞古于右军,右军又古于大令,因时发挥,自然有别。古今只是风尚不同之区分,不当用做优劣之标准。”


    按语:说大王是内撅,小王是外拓,只是相对而言,其实大王的作品并非全是内极,小王的作品也并非全是外拓。内极和外拓只是技巧运用和意象表现上的差别。内极法表现为笔致紧敛且静,技法和意的表现属内向;外拓法相对内投则笔致较为松活,散朗多姿,刚用柔显,其意更为奔放、豪纵。刚用柔显是方法,散朗多姿是效果,是“动”的结果,技法和意的表现属外向。古往今来的所有书法作品不外这二者,也有介乎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笔致的松紧上。掌握内撅之法,关键在紧指,静运;运用外拓之法,关健在虚腕,松肩。内极法多用于篆、隶、楷,外拓法则用于行草居多。作书者当于内极多下工夫,然后可拓展至外拓,二者不可偏废。只有运用精熟,才会使自己的作品既不失于构谨,又不流于荒率。




上一篇为什么说字以骨力为主?为什么说众妙效归,务存骨气?

下一篇如何取势?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