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米芾书法好在哪儿?
宋高宗赵构《翰墨志》曰:“米芾得能书之名,似无负于海内。带于真、楷、篆、隶不甚工,惟于行草诚人能品。以带收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沉著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然喜效其法者,不过得外貌,高视阔步,气韵轩昂,殊不究其中本六朝妙处酝酿,风骨自然超逸也。昔人谓支遁道人爱马不韵,支日:‘贫道特爱其神骏耳!’余于米字亦然。又莆之诗文,诗无蹈袭,出风烟之上,觉其词翰同凌云之气,览者当之得。”
按语:米芾(1051 -1107年),祖居太原,后迁襄阳,最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他初名徽,后来改为带,字元章,别号极多,有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中岳外史、澳堂多种,晚年又自号米老。晚年病死在淮阳军的任所上,终年57岁。米带天分高又极用功,集古字成家。米书自谓“刷字”,意思就是中锋直下,振迅天真,其书动势运笔迅疾,中锋直下,垂缩留放,八面生姿,给人以沉着痛快之感。章法纯任天机,一气呵成。“侧媚跳荡”是其显著特点。米氏主张书不得刻意为之,“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要真正达到抒发人之胸臆之目的。因此,他对书法中的有关技法看得很淡,自己的书法跳宕歌料,随意“刷”去,行动也不拘礼法,被视为“颠狂”。他在答书宗薛绍彭的论书诗中说:“何必识难字,辛苦笑杨雄。自古写字人,用字或不通。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后足,放笔一场空。”反映了他“集古自成家”、“人不知何以为祖”的不计法度、强调个性的美学思想。
米芾的书法在宋四家中,列苏东坡和黄庭坚之后,蔡襄之前。然如果不论苏东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的影响,但就书法一门艺术而言,米芾传统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实出二者之右。
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谓:“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皇帝的询问书法,米芾自称自己是“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心尽势尽力。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 从现存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迹来看,"刷"这一个字正将米字的神采活脱脱地表现出来,无怪乎苏东坡说:"米书超逸入神。"又说"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尤在明末,学者甚众,像文徵明、祝允明、陈淳、徐渭、王觉斯、傅山这样的大家也莫不从米子中取一"心经",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米芾除书法达到极高的水准外,其书论也颇多。著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评字帖》等。显示了他卓越的胆识和精到的鉴赏力,对前人多有讥贬,然决不因袭古人语,为历代书家所重,但过头话也不少,诮颜柳、贬旭素,苛刻求疵。
米芾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天马赋》等,而翰札小品尤多。
米芾擅水墨山水,人称“米氏云山”,但米芾画迹不存在于世。但目前唯一能见到的,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米画”——《珊瑚笔架图》,画一珊瑚笔架,架左书“金坐”二字。然后再加上米点和题款,米家山水便赫然而出。米芾以画代笔,颇有意趣。
书法
楷书字帖
上一篇: 李世民《笔法诀》中论字的基本笔画怎样写?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