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如何评价元、明书法?元、明两朝没出现突出书法高手的原因是什么?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揖·体变第四》曰:“辽书朴拙,绝无文采,与其国俗略同。金世碑帖专学大苏,盖赵闲闲、李屏山之学,慕尚东坡,故书法亦相仿效,遂成俗尚也。今京朝士夫多慕苏体,岂亦有金之遗俗邪。”
    “元、明两朝,言书法者日盛,然元人吴兴首出,惟伯机实与齐价。文原和雅,伯生浑朴,亦其亚也。惟康里子山奇崛独出,自余揭曼硕、柯敬仲、倪元镇,虽有遒媚,皆吴兴门庭也。自是四百年间,文人才士纵极驰骋,莫有出吴兴之范围者,故两朝之书,率姿媚多而刚健少。香光代兴,几夺子昂之席,然在明季,邢(侗子愿)、张(瑞图二水)、董、米(万钟)四家并名,董书仅在四家之中,未能缓一统绪。又王觉斯飞腾跳掷其间,董实未胜之也。至我朝圣主酷爱董书,臣下摹仿,遂成风气,思白(董其昌)于是祀夏配天,汲汲乎欲桃吴兴而尸之矣。
香光俊骨逸韵,有足多者,然拘束如辕下驹,蹇怯如三日新妇。以之代统,仅能如晋元、宋高之偏安江左,不失旧物而已。然明人类能行草,其绝不知名者,亦有可观。”
    按语:从总体看,元、明两代没有很突出的书法高手。康氏说“两朝之书,率姿媚多而刚健少”是客观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两朝仿古、幕古不敢创新的风气过盛,艺术家的灵性完全被泯灭在程、朱理学发展到顶峰的儒教大一统的时代,人人以行必中规矩、言必事仿佛去行动,书家都以效仿为极能之事。艺术大讳屋下架屋,书法最忌千字雷同,怎么能会产生出管领书坛风骚的突出人物呢?以史为鉴,我们需要的首先是思想观念更新,时借鉴传统和大胆实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书法高手。不妨再说一句,突出的书法人物出现是与一个时代的风气有直接关系的。我们当前一些全国性的书法比赛的作品评奖,总是以某人临写的像某人的字为标准,这样长此下去跟元、明两朝的风气有什么两样?创断的人物能出现吗?现在有人总是艳怨说,现在的人基本功太差,提创新不如提继承好。我们如照其说而行,那怎么还去创新呢?看起来更新思想观念,关健还在上层人物,在书法理论界如何提示这个问题。

 

 

书法

楷书字帖

 




上一篇如何评价欧阳询《化度寺碑》?

下一篇何谓唐书三变?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