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何为行书?从篆到隶,由隶到今楷的演变中行书起到了什么作用?


    唐张怀灌《书断》日:“案行书者,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
    宋徽宗《宣和书谱·叙论》曰:“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间行书有焉。爱自东汉之末有颖川刘德升者,实为此体。”


    按语:刘德升,东汉书法家,桓灵之时,以造行书擅名,虽以草创,亦丰蟾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可惜书作未传。从中国文字发展擅变的历史事实和出土的简帛碑刻实物看,.文字演变多是从一种书体的不规范到规范,而后由规范到不规范、再到规范,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不断的发展过程而递进。在这个递进的过程中,即在“不规范”的这个阶段里,也就是行书体的发生期,如由篆变隶的“前期八分”,由隶变楷的“后期八分”,以及由楷到后期的行书,证明行书一直在汉字书法变化时期发挥着起承转合的作用的。这样也就打破了旧式的以为由一种书体演变为另一种书体,再由这种书体进而演变为第三种书体的传统观念。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 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结构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书法

楷书字帖

 




上一篇何谓稾书?

下一篇何为“隶书”?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