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碑帖使我迷上书法         我原籍陕西耀州(原耀县),那是个小县城,但有2160余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人、大家辈出,晚唐书法巨擘柳公权、北宋山水画大师范宽就是众多贤达高士的代表。由于柳公权的书法影响深远,家乡人也以此为荣,用毛笔写字的人很普遍、很认真、也很讲究。
      我在故乡读中小学,当时使用的书写工具只有毛笔。小学时,学习教师写的字,到中学才接触到古人字帖,记得我拿到第一本字帖时,看到白字黑纸的强烈反差,比平常习惯写的黑字白纸好看多了。后来不断买到各种字帖,我完全被字帖征服了,王羲之的灵动巧妙;颜真卿的壮伟雄强;柳公权的遒劲骨健;米芾的浪漫新狂;等等,如同百花争艳,美不胜收。我反复临摹这些字帖换一本又一本。当然这只是一个青少年的稚作为,根本不懂如何学习字帖,才能写好字。但是喜爱古老字帖已经深深扎根在脑海里。
      耀州城东有座名山,是药王山,山上有许多非常珍贵的古碑石刻,如早于云岗太和、洛阳龙门始本的魏文朗佛道混合造像碑等奇品。解放前屡遭兵燹,破坏惨重。幸有识之士雷天一搜集捐献北朝造像等碑石60余通加入其中,创建耀县碑林。解放后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多次拨款修葺,使其成为西安碑林之后的陕西省第二古碑刻碑林,自从学习字帖以后,对石刻碑帖发生了很大兴趣,学习解读这些碑刻,成了我的癖好。
      1954年,离开了家乡到西安读书,大街上店铺的牌匾,古建筑物的对联、匾额……等,各种书体鳞次栉比,目不暇接,每次走在大街上,总是往返观赏,仔细品读,不舍离去。然而更吸引我的是西安碑林。每逢节假日,我必定要去碑林。长期以来,临帖习字,潜读碑林,为我书写技能的提高,打下了较为厚实的基础。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东北辽宁发电厂工作。进入社会,完全改变了学生时期的生活节奏。一方面工厂生产任务繁重,一方面必须参加政治运动,八、九年的时间,根本无暇触摸笔墨、读帖习字。文化大革命写大字报,给我带来用毛笔写字、练习书法的机会,每天约抄写两千到八千字,有时虽然感到精疲力尽,我却乐此不疲。
      文革结束后,在国家政治、经济走上正轨,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同时,书法艺术的春天也到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使爱好书法的人有了“家”的感觉,各类展事、交流活动的开展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展示书艺的平台,虽然我已迈入了老年人的行列,但热爱书法的热情却从未降温,我要珍惜这大好时光,为自己所热爱的艺术,不断地挥洒下去,为书法艺术的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上一篇学生硬笔书法格式(大赛可用)

下一篇旧唐书颜真卿列传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