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画网

          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原文与译文(节录)

吴德旋简介和解题:

吴德旋(一七六七年——一八四○年),代书法家。字仲伦江苏 宜兴人。诸生,以古文鸣,与恽敬吕璜以文相砥镞,诗亦高澹绝妙。著有《初月楼集》。

《初月楼论书随笔》一卷,凡三十六条,专论行草,不及篆隶。大旨以人为宗,以后推重苏东坡董思白两家,而薄视赵松雪,于代书家,多致不满;其论用笔,特贵下笔老重,要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方知用笔之妙,此亦前人未发者。

 

原文:

十年前见杨少师书,了不知其佳处何在。近习《步虚词》数十过,乃知后来诸公,无不仿佛其意度者。黄涪翁比之“散僧入圣”,可称妙喻。然涪翁又云:“今人见杨少师书,口是而腹非也。”在已然,何况今日。然余既已深知而笃好之,即以此当出世法矣。

山谷论书,于人后推颜鲁公杨少师,谓可仿佛大令,此言非也。鲁公书结字用河南法,而加以纵逸,固是大令笔。少师笔意直接右军,而不留一迹,董华亭谓其古淡非人所及,可称笃论。

 

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原文与译文(节录)(2)

译文:

    十年前看见杨少师的书法,全不知其佳处在哪里。近来学习《步虚词》数十遍,才知后来苏、黄、米、董诸公无不效法其气韵和风格者。黄涪翁比于“散僧达到高起玄妙的境界”,可称精妙的比喻。但涪翁又说:“今人看见杨少师的书法,口是而心非呢。”在宋时已已如此,何况今日。但我既已深知而十分爱好它,就以此当超出世人之法了。

山谷论书,在晋人之后推赞颜鲁公、杨少师,说可近似大令,此言不对。鲁公作书结字用河南的书法,而加以康迈放纵,固然是大令的笔姿。少师的笔意径直接续右军,而不留一点痕迹,董华亭称其古朴淡雅非唐人所及,可称确切的评论。

 

原文:

董华亭云:“今人眼目为吴兴所遮障。”盖胜国时万历以前书家,如祝希哲文徵仲之徒,皆是吴兴入室弟子,徵仲晚年学山谷,便一步不敢移动,正苦被吴兴笼罩耳。希哲狂草,虽云出自伯高藏真,而略无远韵,但可惊诸凡夫。华亭出而之书法一变矣。。(来源)。

永兴书浑厚,北海则以顿挫见长,虽本原同出大令,而门户迥别。赵集贤欲以永兴笔书北海体,遂致两失。集贤智永《千文》,乃是当行,可十得六七矣。

译文:

董华亭说:“今人的眼睛被吴兴所遮挡。”明朝万历以前的书家,如祝希哲、文徵仲之徒,都是吴兴的人室弟子,徵仲晚年学山谷,便一步不敢移动,正苦于被吴兴笼罩呢。希哲的狂草,虽说出自伯高、藏真,而全无高远的风韵,只可惊奇于平庸的人。华亭出现,而明代的书法一次变革呢。

    永兴的书法质朴厚重,北海则以顿挫显得有特长,虽本原同出大令,而门径大不相同。赵集贤想要以永兴的笔姿书写北海的书体,遂招致两失。集贤临摹智永的《千文》,乃是内行,可十得六七了。

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原文与译文(节录)(3)

原文:

本朝书家,姜湛园最为娟秀,近时刘诸城醇厚,有六朝人遗意,但未纵逸耳。香泉天瓶当时并负盛名,而凡骨未换,较之孙文介倪文正诸公不逮远矣。

余友钱鲁斯以书名海内四十馀年。初学董香光,继学李北海,后乃出入颜清臣苏子瞻黄鲁直,能扫尽世俗谬种流传见解,可谓书之豪杰。惜其未参褚河南杨少师笔意,气息稍粗。而有时肌理细腻,则又涉于凡艳,书品不无小减耳。然其沈著痛快,固是一时无两。来源书法 屋,书法 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

译文:

 本朝的书家,姜湛园最是秀丽,近时的刘诸城纯正精粹,有六朝人留下旨趣,只无豪迈放纵罢了。香泉、天瓶当时一同享有盛名,而凡人的气质没有改变,比于明末的孙文介、倪文正诸公,不及远了。

 

    我的朋友钱鲁斯,以书法闻名海内四十余年。起初学董香光,随后学李北海,后来乃出人颜清臣、苏子瞻、黄鲁直,能扫尽世俗的荒谬错误辗转相传的见解,可称书法之豪杰。可惜他未领悟褚河南、柳少师的笔意,风格稍粗疏。而有时纹理细腻则又涉于俗艳,书品不无稍稍减轻罢了。然其坚劲而流利,因而是一时无两。




上一篇姜夔《续书谱》原文、译文与解读

下一篇傅山《霜红龛集》原文和译文(节录)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