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画网

                         丰坊《书诀》原文与译文(节录)
丰坊简介和解题:

丰坊,明代嘉靖年间书法家。字人翁,又字存礼,更名道生,号南禺外史,浙江 人。官至吏部考功主事。为人逸出法纪外,而书学极博,五体并能,诸家自魏、晋以及明,靡不兼通,盖工于执笔者也。然坊平生好作伪书,至今为世历垢。

《书诀》,弇州四部稿作《笔诀》。是编皆论学书之法,而尤致意于篆籀。此选论笔诀书势四段、论篆法三段,和次论古文、大篆、小篆、隶书各一段。原书所列法帖书迹,极为繁火,综记所载目录,几占全书十之八九。所载书迹目录,今佚者较多,故删去不录。末一段论悬腕用笔之法,亦可供参考。

丰坊《书诀》原文与译文(节录)(2)

原文:

双钩悬腕者,食指中指圆曲如钩,与拇指相齐而撮管于指尖,则执笔挺直;大字运上腕,小字运下腕,不使肉衬于纸,则运笔如飞。让左侧右者,左肘让而居外,右手侧而过中,使笔管与鼻准相对,则行间直下而无攲曲之患。虚掌实指者,指不实则颤掣而无力,掌不虚则窒碍而无势;妙在无名指得力,三指齐撮于上,而第四指抵管于下;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意前笔后者,熟玩古帖,于字形大小、偃仰、平直、疏密、纤秾,蕴藉于心,临纸瞑默,豫思其法,随物赋形,各得其理。扬子云:“斫木为棋,抟革为鞠,亦皆有法。”况书居六艺之五,圣人以之参赞化育,贯彻古今。明道先生执笔甚敬,曰即此是学。近时业举白丁,厚赂主司,叨冒抡魁,舐痔权倖,骤跻膴仕,乃谓书不足学也。噫嘻,彼何知!彼何知!

    译文:

双钩悬腕呢,食指、中指圆曲如钩,与拇指相齐而撮笔管在指尖,则执笔挺直。写大字运上腕,写小字运下腕,则运笔如飞。则让左侧右呢,左肘让而处于外,右手侧而过中,使笔管与鼻梁相对,则行间直下而无倾斜曲折之患。虚掌实指呢,指不实则颤动飘移而无力,掌不虚则障碍而无势;妙在无名指得力,三指齐撮笔管于上,而第四指抵住笔管于下;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尖,一点之内,犹妞挫于毫芒。意前笔后呢,认真钻研古帖,于字形大小、偃仰、平直、疏密、纤稼,蕴藏在心,临纸F思默想,事前推想其法,随物赋形,各有其情理。扬子说:“截断木材为棋,刮摩兽皮为球,也都有法。”何况书处于六艺的第五,圣人以之参与辅助教化培育人才,贯通古今。明道先生执笔甚恭敬,说“即此是学”。近时为科举应试而学习的不学无术的人,厚赂科举主试官,贪图中选第一,馅媚附势有权势而得宠于帝王的奸佞之人,突然晋升高官厚禄,便说书不足学呢。哎呀,他知道什么!他知道什么!

丰坊《书诀》原文与译文(节录)(3)

  原文: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则如屋漏痕:言不露圭角也。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则如壁坼:言布置有自然之巧也。指实臂悬,笔有全力, 衄顿挫,书必入木,则如印印泥:言方圆深厚而不轻浮也。点必隐锋,波必三折,肘下风生,起止无迹,则如锥画沙:言劲利峻拔而不凝滞也。水墨得所,血润骨坚,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于曲直,则如折钗股:言严重浑厚而不必蛇蚓之态也。古人论诗之妙,必曰沉着痛快。惟书亦然,沉着而不痛快,则肥浊而风韵不足;痛快而不沉着,则潦草而法度荡然。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弘则旷达,毅则严重。严重则处事沉着,可以托六尺之孤;旷达则风度闲雅,可以寄百里之命;兼之而后为全德,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姜白石云:“一须人品高。”此其本欤?

  译文: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就如屋漏痕:言不显露笔锋。违背而不触犯,可否相济而不单一不二,带有干燥方始温润,顺从浓艳养育干枯,就如壁坼:言布置有白然之巧呢。指实臂悬,笔有全部力量, 衄顿挫,书写必笔力劲健,就如印印泥:言方圆深厚而不轻浮呢。点必隐锋,波必三过折笔,肘下风生,起止无迹,就如锥画沙:言劲利峻拔而不粘滞呢。水墨适宜,血润骨坚,泯灭规矩于方圆,隐匿钩绳于曲直,就如折钗股:言庄重淳厚而不必蛇蚓之态呢。古人论诗的美好,必说沉着痛快。只有书也如此:沉着而不痛快,则肥浊而风韵不足;痛快而不沉着,则潦草而法度消失。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宽宏坚毅。”弘就是旷达,毅就是庄重。庄重则处事沉着,可以托付六尺之孤;旷达则风度闲雅,可以寄托国君的政令:兼有二者而后为完美无缺的品德,临大节而不可动摇呢。姜白石说:“一须人品高。”此乃根本吧!。(来源)。

 

丰坊《书诀》原文与译文(节录)(4)

原文:

书有筋骨血肉。筋生于腕,腕能悬则筋脉相连而有势,指能实则骨体坚定而不弱。血生于水,肉生于墨,水须新汲,墨须新磨,则燥湿调匀而肥瘦得所。此古人所以必资乎器也。

  译文:

书有筋骨血肉。筋生于腕,腕能悬便筋脉相连而有气势,指能实便骨体坚定而不怯弱。血生于水,肉生于墨,水须新汲,来源书法 屋,书法 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墨须新磨,则燥湿匀称而肥瘦得宜。此古人所以必凭借于器具呢。

  原文:

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侧也。详辩后。

  译文:

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为主,间或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用笔没有两样,必以正锋。正锋占八成,侧锋占二成,一篆书则一毫不可侧呢。详尽辨析于后。




上一篇卫恒《四体书势》原文与译文

下一篇(传)欧阳询《三十六法》原文和译文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