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画网
(传)王僧虔《笔意赞》原文、注释和译文
王僧虔简介:
王僧虔(四二六年——四八五年),南朝 齐书法家。琅邪 临沂人。初仕宋,后入齐,官至侍中,丹阳尹,谥简穆。王羲之四代孙。曾祖王洽,祖父王珣,父王昙首。喜文史,善音律,工书。梁武帝《 古今书人优劣评》评其书法“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孝武帝欲擅书名,僧虔不敢暴露其能,常用拙笔写字,以此见容。齐太祖尝与赌书,书毕,问曰:“谁为第一?”僧虔曰:“臣书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太祖笑曰:“卿可谓善自为谋矣。”传世书迹有《王琰帖》等。
原文:
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於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於笔,手忘於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乃为《笔意赞》曰:
剡纸易墨,心圆管直。浆深色浓,万毫齐力。先临《告誓》,次写《黄庭》。骨丰肉润,入妙通灵。努如植槊,勒若横钉。开张凤翼,耸擢芝英。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纤微向背,毫髮死生。工之尽矣,可擅时名。
1、妙道:精妙的道理。
2、神采:书法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采。
3、形质:指书法外在的形状。
4、绍:继承,接续,此指继承。《三国志·蜀书·诸葛 亮传》:“绍世而起。”
5、达情:表达情意。
6、不妄想:不随便想。
7、求:追求。
8、得:得到。
9、彰:明显、显著。《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 加疾者也,而闻者彰。”
10、乃:这样、如此。。
11、为:作为。
12、剡纸:指浙江绍兴剡溪用藤料制作的纸。
13、易墨:指河北易水墨工所作的烟墨。
14、心圆:笔心要圆实。心圆便于四面行墨,能产生具有立体感的线条。
15、管直:左右转侧方便。
16、浆深:墨汁深,深在此是指笔毫饱蘸墨汁,而非色也。
17、万毫齐力:将笔平铺于纸上,每根毫都能着力起作用。
18、骨丰肉润:指骨肉丰满,指书法雄劲有力,喻婉媚美好。
(传)王僧虔《笔意赞》原文、注释和译文(2)
20、努如直槊:竖画像长方的槊一样劲挺。
21、勒若横钉:横画像用横钉钉物体一样的坚劲。此之谓横竖笔画要有遒劲之力。
22、开张:舒展。
23、开张凤翼:指书势的舒展和妍媚。
24、耸擢:高耸突出。
25、芝英:灵芝,此为传说中的瑞草、仙草,用以形容笔画的形势之美。
26、粗不为重:指粗的笔画不是将笔毫重压在纸上,而是下按先提。
细不为轻:指细的笔画不是笔毫轻飘而过,而是有提又有按。
27、向背:迎合与背弃。
28、毫发:指字的每一笔画和行笔。死生:美丑好坏,成功失败。
29、工之尽矣:工夫到头、到家。可擅时名:指可以享有当时的名誉和声望。
译文:
书法创造的精妙道理,首先在于它的精神风貌,其次是形质,兼有两者,才能算承继了古人。由此说来,岂是容易多得的?(要追求这样的精神面貌和技法表现)必须使心忘情于手,手忘情于书,心与手能表达情意,作书时不随便乱想,这叫追求不到,考察它就很明显,意识作《笔意赞》说:
剡溪之纸,易水之墨,笔心圆笔管直。墨汁深、色泽浓,万毫落纸均齐着力。先临摹《告誓》,再摹写《黄庭》。骨肉丰满雄劲婉媚,达于妙境,通于神灵。竖画像长方的直槊一样劲挺,横勒如横钉一样有力。像舒展凤的双翼一样妍美,像高耸突出的灵芝一样艳丽,粗的笔画不是将笔毫重压在纸上,(而是下按先提),细的笔画不是笔毫轻飘而过,(而是有提又有按)。行笔有纤微的向背,即使毫发那样小也都关系着字的优劣和成败。(只要)工夫到了家,(则)可以享有当时的名誉和声望。
上一篇: 东汉赵壹《非草书》论文白话释文
下一篇: 蔡邕论文《篆势》《笔论》《九势》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