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爱好收藏的大多是商人或古玩爱好者,然而在古代的藏家里却出现了一位赫赫有名的收藏大腕,绝对让你意想不到,他就是满清王朝的第六任皇帝弘历,即乾隆皇帝。他晚年号称“十全老人”、“古稀天子”,是中国历史上最热爱收藏和最有能力收藏尽天下奇珍异宝的人。他的收藏惠泽百代,直到今天。如今我们去北京、台北的故宫,那里展示的历代传世珍品,许多都是他的收藏。而在世界各大拍卖行上拍卖的最多的,也多有他的藏品。近几年,引起众多争议的鼠首兔首铜像也是乾隆皇帝圆明园的收藏之一,只是后来被八国联军抢去,流失到了海外。

  乾隆皇帝从其祖父那里继承下来的字画珍玩在内,毕其一生所搜集的稀世珍品数量之巨,举世无双。有些收藏,来自臣仆的贡献。乾隆二度南巡时,礼部尚书沈德潜前往接驾,一次就进献书画七件:董其昌行书两册、文征明山水一卷、唐寅山水一卷、王鉴山水一轴、恽寿平花卉一轴、王翚山水一轴。和珅进的金佛更是硕大无朋,“长可数尺许,舁入阙中”。以贡品之精备受乾隆青睐的总督李侍尧曾被治罪抄家,结果抄出“黄金佛三座、珍珠葡萄一架、珊瑚树四尺者三株”,都是准备呈献的贡品。

  当然,乾隆的收藏品,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内府制造的。乾隆皇帝尤其爱玉成癖,他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致力于玉器的生产和收藏,因此乾隆朝收藏的玉器甚丰。仅一件“大禹治水”的玉山,将玉料从新疆经水路运到北京,后又转运到扬州,制成后又运回紫禁城,就先后用去10年时间。这座**型玉雕,高九尺五寸,重一万零七百多斤,堪称玉器之王。现在这座玉山就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接受游人们的检阅。同时接受检阅的还有上万件大小玉器,这多半是乾隆时期收藏的。

  数十年从全国搜剔到的艺术精品,乾隆鉴赏后往往加盖“乾隆御赏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章,以示珍藏之意,然后让各精其道的儒雅词臣,分门别类,编为目录,经皇帝审定,再编印成书,如《西清古鉴》、《宁寿鉴古》系古铜器目录集,《西清砚谱》系古砚目录集。

  早在乾隆八年,他就决定,要将内府收藏的书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理。首先将有关佛教和道教的作品,编撰成目录《秘殿珠林》;第二年,包含全部书画藏品的《石渠宝笈》开始编撰。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整理工作,它将为存在了两千年的中国宫廷书法绘画收藏画上一个句号。完成后的《石渠宝笈》,包括续编、三编共成书225册。这是明清两代,600年宫廷收藏的总结。也是历代帝王收藏的最后规模。全盛时期的清代宫廷收藏,大约有10000件以上,其中晋唐宋元书画2000件,明代书画2000件,这就是中国古典书画作品当时的最大规模。而乾隆皇帝最引为自豪的,当是数十载如一日地对历代书法名帖的搜集了。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旬《伯远帖》最为乾隆所钟爱,乾隆十一年他将这三件东西藏在大内养心殿西暖阁内,并以“三希堂”名之。

  乾隆四十四年,皇帝命将内府珍藏的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和冯承素所摹的《兰亭序》四个真本,《戏鸿堂帖》中“柳公权书兰亭序”原刻本、于敏中奉旨为这个原刻本填补阙笔的全本、董其昌的《兰亭序》临本,以及乾隆手临董其昌《兰亭序》本--一共八种《兰亭序》本墨迹刻石,名“兰亭八柱”。

  除了书画之外,乾隆皇帝还热衷倡导青铜器的收藏和鉴赏。除了宫廷收藏,官僚士大夫中普遍形成了嗜古收藏的风尚,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收藏大家和古文字学家。他们不仅亲自鉴定考证,而且还著录摹拓,著书立说,相互辩驳,于是随之而来的考据之学又大行其道。此风一起,影响了差不多将近200年的收藏界和知识界。

  乾隆的收藏之富在历史上堪称空前,单纯从收藏的数量来看,乾隆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皇帝。一份1816年的清单显示,当时有15000幅字画装饰着从北京紫禁城到察哈尔的皇宫,其中有2/3是1644年以后的作品。真的应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句古话了,这不仅记录了那一时代国力的空前强盛,也深深打上了乾隆皇帝追求宏伟气象、艳丽繁复的审美情趣的烙印。

  作为法国的国王路易十四,他收藏艺术品的热情绝不下于乾隆。到路易十五时期,法国民众因无法看到这些珍贵的艺术品而广有不满,纷纷抱怨欧洲大师的画作深藏在光线不良的凡尔赛宫殿中,外面的人既领略不到艺术的美,也起不到鼓舞艺术创作和开启民智的作用。法国政府为了平息民怒,选了110件画作于1750年10月在卢森堡宫公开展览。这是乾隆十五年的事情。

  到了二十世纪,乾隆皇帝的收藏随着故宫博物馆的成立才公众化,这时欧洲近代化又过去了两百年。

  狂热的古今艺术品收藏家

  乾隆皇帝堪称一个狂热的古今艺术品收藏家,连同他从其父祖那里继承来的字画珍玩在内,毕其一生所搜集的稀世珍品数量之巨,举世无双。有些收藏,来自臣仆的贡献。乾隆二度南巡时,以礼部尚书衔在籍食俸的“江南大老”沈德潜前往接驾,一次就进献书画七件:董其昌行书两册、文征明山水一卷、唐寅山水一卷、王鉴山水一轴、恽寿平花卉一轴、王翚山水一轴。和王申进的金佛更是硕大无朋,“长可数尺许,舁入阙中”。以贡品之精备受乾隆青睐的总督李侍尧曾被治罪抄家,结果抄出“黄金佛三座、珍珠葡萄一架、珊瑚树四尺者三株”,都是准备呈献的贡品。

  评论:浅谈乾隆及其书画收藏

  清高宗即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是清王朝第六位皇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25岁登基,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其在位六十年,逊位后做了近四年的太上皇,实际掌权长达六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乾隆继位以后,首先缓和雍正在位时期所造成的朝野紧张气氛,在政治上改变其父雍正苛严治国之弊,释放了雍正末期因贻误军机而判死罪的重臣岳钟琪、傅尔丹,重新赐予叔父允禟、允禩的爵位。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还为前睿亲王多尔衮昭雪,恢复其王爵。实行“宽严相济”的国策,整顿吏治,设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汉族知识分子,抚慰在雍正朝备受打压的皇亲国戚;经济上鼓励农耕,兴修水利,豁免钱粮,呈现了强劲的经济发展;军事上为维护领土主权完整镇压西部叛乱,抗击廓尔喀(今尼泊尔)对西藏的入侵,平定台湾的叛乱,进一步巩固了多民族的帝国疆域。

  乾隆积极鼓励农耕,扩大种植面积,并于每年春季在先农坛亲耕示范。乾隆还效法皇祖康熙皇帝,笼络汉人知识分子。乾隆元年(1736年)模仿康熙朝举行了一次博学鸿词科考试,利用南巡的机会接见汉人知识分子,大量提携汉族士大夫。乾隆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

  乾隆的汉文化水平很高,能诗善画,精于骑射,可以称得上是文武双全。最为显著的是军事上乾隆的十全武功﹕两次平定准噶尔﹐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大小金川之战﹐剿平台湾林爽文叛乱﹐平定缅甸﹐战服安南和两次抗击廓尔喀之战。乾隆因此自称“十全老人”,并设立了十全县,彰显其丰功伟绩。

  此次争议较大的是乾隆书画方面的收藏与发展,《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是乾隆与其子嘉庆皇帝,历经两朝努力编撰而成,是继宋徽宗以后最重要的内府收藏著录书籍。《秘殿珠林》初编始自乾隆九年(1744年)二月,成于乾隆十年(1745年)十月。由张照、梁诗正、董邦达等奉敕编撰,《石渠宝笈》编纂始于乾隆九年二月,成于乾隆十年十月。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正月开始纂辑《钦定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王杰、董诰、阮元等奉敕编辑。嘉庆二十年(1815年)二月编纂《钦定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三编》,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闰六月完成,英和、黄钺、胡敬等奉敕汇编,书画作品2000余件。前后历时70余年,将内府收藏书画作品悉数辑录,收录作品计一万二千余件,卷帙浩繁,蔚为壮观。

  对中国书画贡献当属第二位的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这位满族皇帝对汉文化尤其喜爱,对书画的占有欲极强。在其祖康熙时代就以罚没方式,收缴索额图、明珠藏品;其父雍正抄年羹尧家,得到大批珍贵书画。乾隆通过访求、抄家罚没、捐献纳贡、谕旨洽购等诸多方式,大批历代流传书画名迹,被悉数网罗入藏宫中。宋荦的书画收藏,历经两代相传蔚为可观,到了乾隆时代被迫“献纳”进入内府。安岐父子收藏质量最高,经过沈德潜“斡旋”,不得已“价购”入宫。精明绝顶的高士奇,玩弄康熙进献假画,被康熙孙子乾隆将之书画一网打尽,充入内府库房。冯铨、孙承泽、梁清标、张先山父子收藏,其后人也未能逃过一劫,最终被乾隆收入内府。苏州的古董商归希之、盐商江孟明、陈以谓等人,难逃一道圣旨的勒索,尽被罗至宫中,这是书画收藏的第三高峰。

  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极力效法其父爱好书画收藏,大肆访求,可惜民间已难求名迹珍品。得知毕沅、毕泷兄弟收藏丰盛,于是就给毕沅兄弟罗织罪名,将其抄家,著名的《清明上河图》等宋元名迹就此入宫。

  经过四代的努力,清宫所积累的书画名迹盛极一时,间接对书画保护起到重大意义。不过这其中却有不少赝品,乾隆与嘉庆在某些书画鉴定上刚愎自用,错定不少书画作品,也成为千古笑谈。相比《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宣和睿览册》近万件收藏,《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已属难能可贵,民间收藏几乎被一网打尽。

  中国书画收藏史上,北宋徽宗皇帝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书画的贡献当属第一位,他不仅热爱丹青,还致力于书画家的教育事业。画院的画家遴选,都是由徽宗亲自出题考试;画院的学生也是由他亲自教导,如王希孟就是在徽宗辅导下绘制《千里江山图》卷(北京故宫(微博)收藏)。徽宗亲自绘制一些作品,至今流传于世,如《池塘晚秋图》卷、《五色鹦鹉图》轴等,也有一些代笔之作如《听琴图》轴、《瑞鹤图》卷等。

  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论述书法和收藏的著作《宣和书谱》,也是第一次由官方组织完成的,于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夏秋之间出版。《宣和书谱》的姊妹篇《宣和画谱》是绘画方面的著作。宋徽宗时代,内府收藏日趋丰富,就将宫中所收藏的历代画家的作品、目录编撰成《宣和画谱》,从魏晋至北宋画家231人,作品总计6396件,其中有一些作品只是记录而无实物。此书是一部绘画著录方面的重要典籍,也是一部传记体的绘画通史。

  徽宗赵佶被后人称为“丹青皇帝”,不仅是书画大家,更是收藏大家。前面提到《宣和书谱》、《宣和画谱》,是徽宗将内府所藏及前人所记载的书画,编撰成书的著作。徽宗还将院画画家的作品,编辑成《宣和睿览册》,累至千件。总的书画收藏件数,应在万件左右,是历代收藏之最。

  徽宗与乾隆两位皇帝,都是中国书画史上贡献很大的人物,将书画家揽至宫中画院,并将书画收藏编制著作文献,对画院的建设、画家们的绘画格式,都亲自下旨指示,他们二人对书画的垂青超越任何一位帝王。所不同的是徽宗是亡国之君。

  乾隆在热爱书画艺术的同时,勤政治国不敢偷得片刻闲。上面所述的乾隆文治武功可以称得上是丰功伟绩,无论在文化上、军事上、经济上都领先于当时的世界各国。由于时代的不同,在收藏方面屈居徽宗之下,实属无奈。

  今天世界各地博物馆关于中国书画的镇馆之宝,大多经过乾隆收藏的,如北京故宫“三希堂”的米芾临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展子虔款的《游春图》等;台北故宫镇馆三宝: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和李唐《万壑松风图》,以及下真迹一等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郭熙《树色平远图》、燕文贵《夏山图》、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卷、米芾《吴江舟中诗》卷;波士顿美术馆宋徽宗《五色鹦鹉图》卷、赵令穰《湖庄清夏图》卷等;日本京都有邻博物馆黄庭坚书李白诗《忆旧游诗》卷、王庭筠《幽竹枯槎图》卷等。这正是乾隆收藏最好的证明。2002年上海博物馆举办“七十二件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其中大部分是经过乾隆收藏的,这是对乾隆收藏书画质量予以肯定的重要标志。而现今拍卖场上被热捧的拍品,又有哪家博物馆会垂青呢?即使北京故宫十年来接受十一位书画家捐赠的五十五幅作品,所定级别皆为“级外品”,这难道还不清楚吗?

  在评判乾隆的过失方面,尤其是大兴“文字狱”,的确造成大批冤案,使不少传世文化典籍绝迹于世,一定程度上摧残了文化发展。“文字狱”还使大批知识分子遭受灭门之祸,朝野上下言路从此闭塞,触目惊心!在乾隆晚年,马噶尔尼出使清王朝,带来了西方的文明星火,乾隆出于统治的需要,拒绝接受西方先进的硕果,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致使中国社会没有赶上工业革命的快车。

  无论对任何历史人物的评判,首先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唯物去对待他们的功与过;其次,要以博大的胸怀面对民族属性,正确解读他们的是与非,去客观、公正认识那个时代的先人。




上一篇古玩地摊为什么叫鬼市

下一篇中国书画中润笔说法的由来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