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法网

7月23日早上,“晚明书风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是山东博物馆联合山东大学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烟台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此次展览以文物来讲述历史,系统关照晚明书风的发生、发展和延续,从而审视书风流派间的内在关联和审美意蕴,这在全国文物展览中尚属首次。 

据介绍,本次展览分为“吴门余绪、万历书坛、浪漫新风、书风延续”四个单元,共选取书法文物87件(套),计110件,其中一级文物7件(套),二级文物23件(套)。涉及62位书家,作品创作时间跨越150余年,以宏阔的视野勾勒出晚明书风的发生、发展、延续和整体风貌。 

晚明书风不仅仅是书法艺术的表面呈现,它根植于晚明文化,关联到宏阔的社会进程,体现出强烈的时代审美特征。从宏观上着眼,展览以吴门余绪为引子,讲述了晚明书法发展的大势。在“师心”与“尚奇”风行的文化大潮中,对吴门的反思与突破促进了流派书法的大发展。从微观上而言,每一件书作又都是一个特定的坐标点。由作品走近人,进入那段风云过往,去感受作品所承载的深沉意蕴,这本身就已超越了对审美的单一追求。晚明书风是历史的过往,晚明书风鲜活于当下,晚明书风也必将传之久远。追源溯流,启迪当下,这是本次展览的目的所在。

走进展厅,整个空间布置古雅,在100多幅明代名家书法名作间,空中有飘逸的书法装饰布幅,点缀其间的明式家具和太湖石散发着文人的气息,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展览的100多件书法作品各具风采,文氏祖孙、邢侗兄妹、黄宗昌叔侄这样的书法家庭的作品,八位天启二年壬戌科进士的“同学录”,徐渭、邢侗的巨幅立轴,海瑞的楷书书札,黄宗昌的楷书疏稿,史可法的行书对联等,再加上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等明代书法名家的作品,每一件都是书法珍品,都是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也带给观众一场具有文化气息的内涵独特的书法文化大聚会。

记者看到,很多观众对通高4.6米的徐渭的巨幅立轴很感兴趣,作品前围了不少人在仔细欣赏,拍照的更多。 

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家之一。徐渭多才多艺,在书画、诗文、戏曲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且能独树一帜,给当世与后代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但这样一个天才却极不得志,一生经历充满坎坷、险恶和痛苦,最终穷困潦倒而死。徐渭书法纯粹是个人内心情感的宣泄:笔墨恣肆,满纸狼藉,不计工拙,所有的才情、悲愤、苦闷都郁结在笔画中了。徐渭在生前不得志,也不出名,在他去世十几年后,袁宏道在朋友处读到徐渭诗文后发现了他的书画作品,并写了《徐文长传》后,徐渭才广为人知。徐渭是中国书画史上一位极具传奇性的人物,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八大山人、郑板桥、齐白石都曾表达对徐渭的敬意。徐渭的书画作品,个性张扬,笔墨极具有冲击力,仿佛将人生的抑郁不满都寄托在了笔墨之中。此次展出的巨幅立轴是徐渭的代表作之一,虽然徐渭写这件作品时长条立轴已风行,但尺幅如此巨大的作品还是极为罕见。

另外,记者还看到一排展柜中,同时展出数幅王铎的书法作品,每一幅都非常精彩,形成了一个单独的专题。王铎(1592—1652年),平阳府洪洞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诞生于河南省孟津县,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王铎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属一流。此次展出这些王铎书法作品,展示出了他的书法特点、风格,展品数量多,又集中展示,带给观众一种视觉冲击力。

展厅内,观众都对这些古代书法艺术珍品赞叹不已,虽然很多人并不能全明白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但都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珍品的艺术感染力。

据悉,本次展览将延续到10月22日。  

记者:文/图 赵晓林




上一篇“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亮相中华世纪坛

下一篇“西湖杯”主题书法美术作品展 125幅书画作品精彩亮相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