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系年(简篇)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帖》、《出师颂》。 261—303三国吴景帝永安四年—晋惠帝太安二年陆机(士衡)书《平复帖》。 300永康元年刻《左棻墓志》。 303太安二年王羲之(逸少)生。 东晋307永嘉元年晋元帝避乱过江、迁都建康,五朝尚文之书风自此始。 276—322晋武帝咸宁二年—元帝永昌元年王廙(世将)书《上晋元帝表》、《廿四日帖》、《嫂何如帖》。传王廙渡江时藏索靖《七月廿六日帖》于衣中。 323明帝泰宁元年刻《谢 墓志》。 266—324晋武帝泰始二年—太宁二年王敦(处仲)书《蜡节帖》。 276—339晋武帝咸宁二年—成帝咸康五年王导(茂弘)书《省示帖》、《改朔贴》。传王导过江时犹怀钟繇《宣示表》于衣带之内。 276—339晋武帝泰始五年—咸康五年郗鉴(道徽)书《楷书帖》。 344建元二年王献之(子敬)生。 345永和元年刻《颜谦妇刘氏墓志》。 348永和四年传卫夫人(铄)作《笔阵图》。王羲之书《乐毅论》。刻《王兴之夫妇墓志》。 约351永和七年王献之开始学书。羲之从后掣笔不脱,叹曰:“此儿书后当有大名”。又献之以泥帚书方丈字,观者如市,羲之见叹美。作书与亲故云:“子敬飞白大有意”。按《晋书》称献之少时书已“咄咄逼人”。 352以前永和八年刘劭撰《飞白书势铭》。 353以前永和九年王羲之书《姨母帖》、《寒切帖》、《行穰帖》、《省别帖》《长风帖》、《此事帖》、《初月帖》、《十七帖》、《快雪时晴帖》、《孔帖中帖》、《得示帖》、《喪乱帖》、《频有哀祸帖》等。 353永和九年三月王羲之书《兰亭集叙》。传王羲之撰《记白云先生书诀》。 356永和十二年王羲之书《黄庭经》、《东方朔画赞》。 358升平二年传王羲之书《孝女曹娥碑》。刻《王闽之墓志》。 323—358明帝太宁元年—升平二年王洽(敬和)书《辱告帖》、《仁爱帖》、《兄示帖》、《向感塞帖》等。 359升平三年刻《王丹虎墓志》。 361以前升平五年传王羲之撰《题卫夫人后》、《书论》、《笔势论》、《用笔赋》等。 361升平五年王羲之卒,时年五十九岁。按,楷书、行书、今草之演进至王羲之始告完成。 368太和三年立《符秦建元四年产碑》,俗称《广武将军碑》。 312—373怀帝永嘉六年—孝武帝宁康元年桓温(元子)书《草书帖》。 378太元三年刻《谢琰墓志》。 313—384愍帝建兴元年—孝武帝太元九年郗愔(方回)书《草书帖》。 ??王荟(敬文)书《疖肿帖》。 320—385元帝太与三年—孝武帝太元十年谢安(安石)书《草书帖》。 386以前太元十一年王献之书《十二月帖》(按,传世《中秋帖》为米芾从此帖节临)、《地黄汤帖》、《洛神赋》(即《玉版十三行》)、《鹅群帖》、《鸭头凡帖》等。献之行草能为“一笔书”,气息通其隔行。王献之使楷书、行书、今草发扬光大。 386太元十一年王献之卒,时年四十三岁。 386以前太元十一年王徽之(子猷)书《新月帖》。 351—388永和七年—太元十三年王珉(季琰)撰《行书状》。王珉书《行书帖》、《草书帖》。 399安帝隆安三年刻《枳杨阳神道阙》。 350—401永和六年—隆安五年王珣(元琳)书《伯远帖》、《三月帖》。 405晋安帝羲熙元年立《爨宝子碑》。 345—406永和元年—羲熙二年顾恺之(长康)书《题女史箴图》。 414羲熙十年立《好大王碑》。 南北朝425北魏始光二年王愔撰《古今文字志》。 385—433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宋文帝元嘉十年谢灵运书《王子晋赞》、《古诗帖》、《翻经台记》等。 439北魏太延五年立《大代华岳|<<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相关内容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感受文字之美 佚名 西安碑林名碑书法展宁波亮相 展现石刻“中国书法史” 佚名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亮相国博 佚名 国博举办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 佚名 自强不息—叶浅予自选速写作品研究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佚名 2019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网络文艺精品化渐成主流 佚名 中国美术馆有序开放 每日限额500人 袁思陶 领军拍卖行首次携手 中国嘉德与佳士得联袂呈献“2020+”主题合作 邢贺扬 详解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税收新政 佚名 书法“雄浑”审美形成中的民族心理作用 嵇绍玉 标题 副标题 全文 作者 关键字 导航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