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明·董其昌题宋拓《智永真草千字文》

     原文: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涩势,在于紧■战行之法。横鳞,竖勒之规。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接上期)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主要是指起收笔的完备性,即,对于一个笔画,要注意到整个运笔过程的完整。对于不同的点画之间,要照顾到上下前后笔意的连属之性,此其一;其二,“欲左先右”同时指明了蓄势的重要性,第一笔如果不注重势的积聚,那么后面的动作势必乏力,即所谓的一收一放,有收必有放,有放必有收之道理。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气韵贯通之境。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此处“藏头”之“圆笔”主要还是就隶书而言的,行草中则形态万有。“点画中行”之“中”字,不可简单地理解为中间之“中”,书写时只要让笔尖部分不偏离点画的周边线就可以了,即是我们常讲的尽量避免出现锯齿状便可。(此处可参看本报第6期第13版王洪喜先生对点画体积感的阐述。)当然,我们写任何点画,都要时刻关注如何令其更加厚重,更具张力,将势表现得更为充分。在此前提下,再考虑藏锋、露锋、侧锋的问题时就不会失去主宰。

    至于“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我们不可拘泥于字面意思而为之。因为古人的语言太简练,这句话应理解为当点画在行笔结束时,不要有去无回,要考虑到势的回收。行笔结束,而势是不能结束的,如果势结束了,想“力收之”都做不到,因为势是在力的作用下完成的。所以形断势连,不独表现在上下笔画之间,同样也表现在一个笔画的起讫之间。再须强调的是,“力收之”之“力”是顺势之力,且不可用强力或拙力。

    下面我们选取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的几则书论,结合本期书论研读,期望能更好地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附: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摘录

 一、作书之法,在能放纵,又能攒捉。每一字中失此两窍,便如昼夜独行,全是魔道矣。笔画中须直,不得轻易偏软。

二、作书最要泯没棱痕,不使笔笔在纸素成板刻样。

三、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

四、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颜鲁公所谓如印印泥、如锥画沙”是也。

五、米海岳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等咒也。然须结字得势,海岳自谓集古字,盖于结字最留意,比其晚年,始自出新意耳。


  相关内容

蔡邕作品赏析:汉隶——熹平石经

佚名

蔡邕救琴

佚名

汉·蔡邕·篆势、笔论、九势

蔡邕

蔡邕《九势》(一)

佚名

蔡邕《 九势 》(二)

佚名

蔡邕《 九势 》(四)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