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书画网   文章作者:袁慧晶、易凌

3月2日,观众在首都博物馆观看展出的马蹄金。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新华社北京3月3日专电(记者 袁慧晶、易凌)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因墓主人身份的揭晓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而考古学家王仁湘提醒,参观者应走出只看“明星文物”的误区,“如果只是盯着金锭、火锅、酿酒器,海昏侯就太冤了。”

    南昌海昏侯国墓园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汉代列侯墓园。自2011年开始,海昏侯国考古发掘一直持续至今,已出土金器、青铜器、玉器、简牍、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近2万件。

    此次展览分为“惊现侯国”“王侯威仪”“墓主身份”“保护共享”四个部分,441组件珍贵文物,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的考古发掘成果。

    “还有那么多有价值、承载了重大历史文化信息的文物,千万别忽视书简、器物铭文等等,否则太可惜了。”作为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会员主任,王仁湘去年底开始就试图从相关器物、文化、刘贺本人以及考古常识等角度来解读这个考古项目。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专家指出,事实上,相比目前最受公众关注的金器、玉器,更珍贵的是其实是简牍、木牍等带有文字性的文物,能够带来更多的历史信息;此外,文物刚挖出来时的价值其实是最小的,随着研究的深入,文物价值才能发挥到最大,文物本身的价值是发展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说,考古是一个严谨的学科,追求的并不是金玉满堂,而是人类自身;考古专家也有责任尽快把文物考古发现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阐述出来,满足公众对历史和文化知识的需求。

    专家指出,海昏侯墓展品呈现的奢华,仅是“王侯威仪”的一个表象,礼乐宴飨、盛装出行、酎金积贮、生活风尚、祭礼如仪五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汉时代的生活与风尚。

    此前,谈及很多参观者只关注“明星文物”的现象,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遗憾地透露,不少观者游览故宫的常态是,自午门进入,目不斜视地沿着中轴线,太和殿、乾清宫、御花园一路下来,便“功德圆满”,“目不斜视”地错过了东西两区41个精彩的专题展览而不自知。

    他说,希望公众观看文物展览时,不要只是到此一游般地浮光掠影,应更多关注更广泛的文物,以及文物背后的文化含量。

    王仁湘说,考古是现代社会派人穿越到过去,将历史文化信息科学和尽可能完整地带回。“孔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知道未来脚下之路。让我们看文物的时候,少点急躁心,多看点文化吧。”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蒸馏器;右上图为: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铜火锅;右下图为: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雁鱼灯(2015年1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相关内容

百余件汉唐乐舞文物在郑州展出 见证中西文化交流

佚名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

佚名

详解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税收新政

佚名

陕西评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情况

田进

英国大英博物馆归还伊拉克文物

佚名

伦敦码头区博物馆将举办青铜时期文物展览

佚名

大批丝路文物乘“云”串门 民众隔空“补卡”互诉“寂寥”

冯志军

“皇帝贺岁——清宫年事文物特展”沈阳展出

潘昱龙

回眸2019流失文物返还:神奇的一年心想事成

施雨岑

叙利亚千余文物藏身地库免遭劫掠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