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画曾一度面临失传 祖孙三代传承 重焕生机 来源:湖南日报 文章作者:李国斌等 行走湘西苗居,于门帘、窗幔、服饰、被面和房中装饰上可见龙凤呈祥、喜鹊闹梅、五谷丰登等图案,这是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靖苗画。苗画曾一度面临失传,在梁求瑞、梁永福、梁德颂祖孙三代的苦心传承、创新下,才得以重焕生机。 苗画是清朝时期在单色传统绣花样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画种。开始,苗画是画师用白色粉浆把绣花图案绘于布料上,然后供妇女们直接按画刺绣。后来一些技艺高超的苗画师,舍弃刺绣环节,直接在布料上绘画,由此发展成现在的苗画。苗画作品题材广泛,构图大胆,线条错落有致,色彩丰富协调,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上世纪初,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苗画面临失传的困境。在濒临消失的关头,保靖县水田河镇的梁求瑞将苗画传承了下来,并不断丰富绘画的题材内容。后来,梁求瑞将苗画技艺传授给其子梁永福。梁永福大胆创新,在绘画时加上各种颜色,将传统单色样稿发展为五彩苗画。同时,将原来仅描于布上的苗画,发展到在宣纸、水粉纸上画。彩绘的内容取材广泛,多为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呈祥”、“喜鹊闹梅”以及花鸟鱼虫等。 梁永福的苗画以其色彩缤纷、情趣生动、民族特色浓郁、审美价值高,而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保靖苗画”。1987年,他参加湖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展览赴京展出,其代表作,长6米、宽2.5米的苗画大门帘《龙凤呈祥》和《丹凤朝阳》,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2006年,他的《双凤朝阳》、《龙凤锦鸡》等3件苗画入选《湘西风情·书法美术摄影民族民间工艺展》,并赴上海展览。 梁永福的儿子梁德颂从小耳濡目染,7岁便开始学画,已从事苗画创作近40年。他采用写实与抽象、夸张与变形、自由与严谨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再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苗画既古朴原始,又热情奔放富于浪漫风格,体现出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审美追求的高度统一,形成了独特生存环境下的苗族文化符号。梁德颂的苗画魅力还在于配色的十分讲究,既注重底色和图案色的对比,又考虑到相互间的和谐;既注重主色和辅色的线面和穿叉,又考虑到装饰对象与应用场合的鲜明与交融。他创作出来的作品,通过协调而艳丽的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极富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2009年5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冯骥才到湘西进行文化考察,当他看到梁德颂的苗画后,惊叹其画技纯熟、用笔老到、设色考究,并说保靖苗画是湘西的一张名片,应该设法加以保护和传承。 梁德颂有多幅作品被省、州博物馆收藏。2009年10月,他的作品《双凤朝阳》获得“湘鄂渝黔边区民族民间旅游商品及民间工艺大师评选大赛”金奖,他本人也被授予“民间工艺大师”称号。在评选大赛上,有人出2万元购买获得金奖的《双凤朝阳》,因他不舍而作罢。去年,他还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08年,梁德颂携养在深闺的苗画走出深山,在吉首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店铺,苗画开始进入更多人的视线。在潜心创作的同时,他也不忘倾力培养传承人,让保靖苗画这朵民间艺术之花绽放得更加美丽。(采写:田二文彭秀莲王菊平整理:湖南日报记者李国斌) 相关内容 经典传承 第二届全国少儿国画大展开幕式在京举行 佚名 青岛艺博会 手工技法展传承 李紫恒 青岛艺博会 手工技法展传承 李紫恒 浙江湖州:非遗活态传承馆助力保护湖笔制作技艺 黄宗治 浙江湖州:非遗活态传承馆助力保护湖笔制作技艺 黄宗治 文港毛笔:一笔传承千年久 四海远销百货兴 牟宇 山东平度传承创新木版年画 邵琨 广西三江:让侗族农民画艺术在校园传承 黄孝邦 “不朽的传承——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作品邀请展”在京开幕 图 鲁鹏 德国作品“传承”获两岸合办陶瓷设计大赛金奖 齐湘辉 标题 副标题 全文 作者 关键字 导航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