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文章作者:佚名

  漫步高唐的街头,迎面而来的是镌刻着名人笔墨的牌坊、古色古香的励公艺苑书画市场、汉唐风格的李苦禅艺术馆、典雅时尚的鱼丘耕砚台名流会馆以及鳞次栉比的墨斋画廊、大型壁画,都处处彰显着高唐这座古老而又神奇城市所独有的内蕴——丹青着色,翰墨飘香。

  高唐书画历史,源远流长。该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800多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在丰富的民间书画基础上,东汉时期的鲁相乙瑛、三国时期的华歆、唐贞观年间的著名学者吕才、元朝的翰林学土阎复、金朝状元阎永、进士康华等,以及近代的国画大师李苦禅,“水墨画鬼才”孙瑛等,都为高唐书画艺术的发展夯实了基础。近年来,高唐县委、县政府本着繁荣书画艺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全力打造书画艺术名城,使高唐书画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高唐)书画艺术博览会,把高唐县书画名城的美誉遍播天下;加快推进的书画产业,挺直了书画名城的脊梁;开工建设的十五项重点城建工程,注重文化的承接、开掘、融合和发展,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书画名城建设注重文化含量

  高唐县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该县把“书画”作为城市的灵魂来精心运作,确立了“弘扬书画艺术,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书画名城”的发展思路,并将书画名城建设列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倾力打造书画名城。近年来,该县在书画名城建设中,注重文化的承接、开掘、融合与发展,累计投入城建资金27.3亿元,使书画艺术名城跃然而出。

  为营造浓厚的书画艺术氛围,2006年,高唐县城市建设紧紧围绕中国(高唐)书画艺术博览会,突出“碧水、绿荫、书画”三大特色,确定并实施了十五项重点城建工程;建设了书画研究院、大觉寺、书画一条街、李苦禅艺术馆等一批突出书画氛围的城建工程;改造了柴府花园、孙大石美术馆,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书画氛围,在南湖路南北两端分别设置了两座古城牌坊。高唐县还通过绘制沿街壁画、设置城市雕塑、奇石,大力渲染书画艺术氛围,提高城市文化品位,进一步彰显中国书画艺术名城风采。在政府投入的同时,社会资金也踊跃加入文化设施建设。励公艺苑书画市场就是由二建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兴建的,吸引了众多的书画经营者前来租赁、购买场地,改变了过去分散经营的方式。

  如今,整座城市处处彰显着书画文化的内涵,一个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一色,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中国书画艺术名城已经形成。

  艺博会远播书画名城美誉

  2006年,高唐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决定举办首届中国(高唐)书画艺术博览会。大力宣传推介高唐,进一步打响中国书画艺术名城的品牌。

  经过近一年艰辛的准备工作,2006年9月15日,首届中国(高唐)书画艺术博览会开幕。博览会期间,李苦禅艺术馆开馆暨全国中国画提名展开展仪式、韩静霆等高唐籍知名画家作品展、“苦心禅境”山东省国画名家水墨小品邀请展,海峡两岸画家作品展、李苦禅艺术研讨会等一系列的书画展事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名家和书画爱好者的眼球,他们谈论最多的是“高唐”和“书画”,一时间,高唐成了全国书画名家和爱好者的朝圣之地。“金风高唐翰墨飘香”大型文艺演出、以“欢聚书画之乡”为主题的焰火晚会、京剧名家演唱会等系列演出活动也同样成为博览会的亮点,尤其是由山东电视台策划、邀请国内著名演员参加的“金风高唐翰墨飘香”大型文艺演出,节目精彩,盛况空前,观众多达两万余人。

  首届中国(高唐)书画艺术博览会,引来了国内众多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60多名记者聚集高唐采访报道,把高唐县这个中国书画艺术名城推向了海内外,使中国书画艺术名城的美誉远播天下。

  书画产业挺直书画名城脊梁

  高唐县书画人才辈出,在国画大师李苦禅以及孙大石,韩静霆、谢家道等著名书画家的影响和引领下,群众性书画艺术活动方兴未艾,在全县形成“人人爱泼墨,户户习丹青”的浓郁书画艺术氛围,全县达到县级展出水平的书画作者有4120人,达到地市级以上展出水平的书画作者510人,每年都有300多人次在全国及省市展赛中入展获奖。

  浓厚的书画文化蕴涵着产业优势,吸引着众多商家的关注。本着繁荣书画产业、共同发展的目的,山东麦奇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3800多万元,开发建设鱼丘圣景,其中鱼丘耕砚台名流会所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包括书画院展厅、书画创作室、画库,为书画讲学、创作、鉴评、展示、经营提供一个良好平台。同时,浓厚的书画艺术氛围也带动了书画经营、装裱、培训、广告制作业的发展。

  目前,高唐县已形成“政府出规划、社会办文化、产业兴文化”的格局,推动了书画经营规模化。2006年,全县书画产业项目提供相关税收300多万元。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