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篆刻入门:边款的刻法与拓法

 

    边款的刻法,主要可分为切刀、衡刀和划刻三种,切刀和衡刀亦可分单刀刻和双刀刻两种,划刻一种是用三棱尖刀刻成。边款中最常见的单刀楷书阴文款识,刻制时执刀如持毛笔,将刀口右侧着石,用力下切,具体刻法:
    (1)点—刀杆向右后方倾斜,用刀尖下压并上方略抬而成,自然形成小三角形。
    (2)横—按刻点的方法,将右刀尖下压入石,将刀杆向左前方推动,笔画长短根据需要而定。
    (3)竖—刀杆直立,刀尖右角入石,刀杆顶部向左前方,刀向下渐渐移动,到笔画尽处为止。如竖画有钩者,运刀结束时再补刀,类似刻点时用刀即可。
    (4)撇—与刻横画相同,但用刀的方向是向左下斜切推成。
    (S)捺—多借长点代替,刀杆顶部向右,刀尖入石后向左上方切去,使虚尖处对准应连接的部分,如需刻成一捺时,则在长点下端另起一刀,用刀如同刻点。
    (6)钩—在直画刻好后另起一刀,由直下端入石,向左前方推动,自然成一钩。
    (7)折笔—是一直一竖两刀刻成。转笔是一上一下两刀即成。
    边款的拓法:篆刻自明代成为独立的艺术品以来,印谱便兴盛起来,但初期印谱并没有边款,后来人们认为边款不仅是精美的艺术的一部分,而且还能通过边款来鉴定印章的真伪,加上拓出的边款与红色印蜕放在一起,红黑相映,使篆刻艺术更加完美,于是边款的拓制开始盛行,故边款的拓法也需要掌握。来源 转载请保留链接)

 

 




上一篇篆刻入门:边款的刀法

下一篇篆刻入门:书画作品用印应注意的问题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