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原标题:方寸之间,封印两千年的汉字之美

封泥,又称"泥封"。封泥区别于印章,是古人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古代文书都用刀刻或用漆写在竹木简上,封发时装在一定形式的斗槽里,用绳捆上,在打结的地方,填进一块胶泥,在胶泥上打玺印;如果简札较多,则装在一个口袋里,在扎绳的地方填泥打印,作为信验,以防私拆。封发物件也常用此法。

古印多为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战国直至汉魏时期多使用封泥,晋代纸张、绢帛开始盛行,取代了竹木简的使用,封泥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战国封泥

————秦封泥

————西汉封泥

————东汉封泥




上一篇朱熹家训:317字,26句,句句好家风

下一篇看看民国时期的学生小楷字帖什么样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