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赵昚 草书后赤壁赋

该作为泥金书(用金泥墨书写在高尚庄严的磁青纸上),整件作品字字独立,偶有上下字连带,草法略显僵硬,微有章草笔意,书风介于《书谱》与《十七帖》之间,章法疏朗,乍看貌似后世董其昌一路风格。总之,这是一件从资料到书写都比拟老实的经意之作。有人说,“就宋朝的草书习尚而言,晋韵已不是详细的形状规范,却更像是一个梦想符号,唐风才是宋人草书笔墨欢跃之所在。那里有笔墨的自在,有官能的剧烈抚慰,无心情的快意宣泄,可以作肉体的享受,可以显贤与能。”(刘涛《宋朝草书事》,载《书法谈从》)。以此照顾赵昚的这件草书作品,简直看不到多少自在、抚慰、宣泄的影子,这大概正如他的政治生涯,不断是豪放、洒脱、爽快不起来的。

草书《后赤壁赋》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对于书作者效果,存在肯定的争议。元朝的俞贞木认为是赵佶所书,但受到了同为元朝人黄本等人的质疑。杨仁恺指出,《后赤壁赋》为赵昚作品,并提出了有关论据。(详见《对于宋孝宗赵昚后赤壁赋的多少点考察》,载《杨仁恺书画鉴定集》)

宋孝宗书法学宋高宗,《书史会要》称“孝宗书有家庭法度”。赵昚也自称,“无他嗜好,或得暇,惟读书写字为娱”(见《书林纪事》)。《兰亭考》录高宗语,曰“先写正书,次行,次草。兰亭、乐毅论赐汝,各先写五百本,而后写草书”,不过,这里的《兰亭》、《乐毅论》是宋高宗的临本,其结果是宋孝宗完整学宋高宗的字,多少可乱真。而赵构的小草是学孙过庭的,少了自然生动,多了拘束呆板。宋孝宗小草则一如其父,笔法越加单调。(参考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传世书法作品有《书苏轼陈朝业桧诗》、《玉津圃燕射光宗和诗》、《春赋》、《行书敕王佐诰身等三旨》等。《墨缘汇观》著录其还有行楷书《政道帖》、《止道帖》传世,前者《三希堂法帖》有载。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1194年),原名伯琮,字永元,是南宋第二位皇帝。比拟而言,赵昚在南宋的九个皇帝之中还算是个拔尖人物,他“读书强记,天资奇特”,胸怀壮志,奋发有为。惋惜的是,赵构这个太上皇(高宗赵构短命,居太上皇二十五年)在各方面掌握着他,退而不休,他一直没有真正抓到实权。直至退位,赵昚也只当了两年真正的皇帝。父亲是坚决的投降派,儿子是坚决的抗战派。所领先人说,高宗朝有恢复之臣,无恢复之君;孝宗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宋孝宗登基后,定年号为“隆兴”,励精图治,立志克复中原,克复河山:恢复名将岳飞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他还命令老将张浚北伐中原,但在符离遭逢金军阻击,大败,自愿于隆兴二年(1164年)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次年改元“乾道”。乾道年间,因为没有战事的搅扰,宋孝宗专心理政,崇尚节省,百姓富余,五谷丰收,安宁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烂的局面,使南宋一度出现了“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乾:乾道,淳:淳熙)然而,面对高宗的处处牵制、主和派的竭力阻遏、主战派的人才开放等内外有利因素,孝宗深感力不胜任,中兴大业最终不得不付之东流。综观孝宗一朝,对外力求中兴恢复,最后却枉费无功;在内从新树立起了皇权的严肃,但吏治糜烂、民乱迭起的状况却没有失掉基本好转。(周维军)




上一篇赵构 赐岳飞批剳卷

下一篇赵昚 池上诗团扇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