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绿色”是生命活力的象征,是自然健康的“代言人”。学校是培育生命个体,培植社会栋梁的专业场所,我们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及整体的人格发展,关注他们的成长经历、关注他们的发展状态,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生活。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在充满生命活力、自然健康的和谐环境中成长,在成长的心路历程中感受快乐与幸福、成功与激情、挫折与奋进……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和谐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状态。我们较理性地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积淀的文化底蕴,结合现代人、现代教育提倡的人本发展的精神理念,提出了构建“绿色文化”作为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工作的突破口。
“绿色文化”涵义即:
“绿色文化”在这里专指学校文化。以“关注人的和谐发展”的人文思想为指导,以和谐教育为途径,引导师生在现实社会中享受纯净、自然、积极、健康的“绿色空间”,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共同创造绿色生活环境、传播绿色生活理念、共享和谐快乐的生活,培养具有健康心理、和谐发展的人。这样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提炼,逐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文化。
和谐教育是构建绿色教育文化的关键。不和谐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自然、健康、积极成长的人,而培养出的人可能会形成情感扭曲、人格障碍等不健全的状态。和谐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以营造教育的和谐为出发点,通过教育的和谐,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和谐发展的目的,因此,和谐教育必然要求教育自身的和谐,追求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性。因此,只有让“绿色●和谐”的生活教育理念深入到集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心灵,才能促进个体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身的修养,并相互影响,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
构建“绿色文化”实践初探:
我们主要从构筑“绿色屏障”、“绿色氛围”和“绿色心灵”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 建立保障机制,提供绿色文化屏障。
成立学校“绿色文化”研究机构,对“绿色文化”的内涵、思想理念进行专门的研究,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分析构建“绿色文化”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促进学校“绿色文化”特色的形成。
建立“绿色家园”评比制度。评比活动以争夺“小蜜蜂”、“喇叭花”、“蘑菇”、“大树”四种可爱的卡通标牌为载体,分别根据四种图案象征的不同含义对班级的班风班貌进行评定,如:小蜜蜂提示大家要爱劳动;让礼仪之花开在绿色家园中;鲜艳的蘑菇提示自己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大树则是象征孩子们健康成长,像大树一样枝繁叶茂,经受住风吹雨打。另外,要求在绿色家园中必须建立绿色角、好书阅读角等,以健康积极的文化影响孩子们。评比活动每周一次,每月评出星级班级,期末评出星级绿色家园。激励性的评比制度为孩子们创设了积极的竞争氛围,让孩子们在“绿色家园”中,懂得用自己文明的言行、积极健康的心理赢得自己和团队的荣誉,从而逐渐学会自我教育,成为“绿色家园”中一个个健康成长的“小树苗”。“绿色家园”成为了“小树苗”健康成长的绿色屏障。
建立促进教育者专业发展学习制度。构建“绿色文化”,教育者作为孩子成长的引领者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学习制度。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辅导员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转变教师的德育观,提高教师的教育工作水平。第一,专家引领。聘请专家为大家作专题讲座,专家通过生动的例子、活动案例指导活动育人的具体方法。第二,同伴互助。开展学习心得交流会,如:学校德育主任聆听了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德育”报告后,立即在学校开展了交流与汇报,使大家在思想交流碰撞中提升教育素养。第
三,经验交流与分享。如: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分享德育工作经验,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教师的成长,为学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教师的逐渐成熟,为加速学校文化的积淀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校园文化优势,营造“绿色、和谐”的氛围
(一)发挥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围绕“绿色、和谐”的主题,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语言设计校园文明礼仪、环保绿化的温馨提示牌,贴在过道、花园里。学校的走廊成为“和谐校园生活展示台”,教师、学生、家长活动的照片让孩子们感受自己的成长、感受教师和家长爱的教育,感受学校的快速发展,让孩子们沉浸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中体验成长的幸福,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教育的信心。
(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各班根据自身的优势,发挥学生主体性,将班级环境作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教育的隐形讲台,让墙壁会“说话”,让学生在色彩斑斓的墙壁上“shou”出自我。这就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宗旨。因此,各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充分地发挥各自的长处,将环境布置得具有个性化、教育性、生活性、时代性,体现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地净化自己的心灵,不断进行自我教育。
(三)凸显人文精神。校园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师生、生生、家校的和谐关系中。每个成员都是这个和谐关系中的主体,他们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学校人文精神的塑造。我们认为,爱的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根本、师生情感的纽带。人际间真诚的爱和沟通,将引领大家崇尚自然、崇尚纯洁。校园内的一言一行都彰显着这样的人文精神,孩子们在真爱中体验真、善、美,在体验中感悟真理、真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周口师院优秀校园文化促学生全面发展
下一篇: 校园文化:学生社团怎么这样火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